乡试放榜那日,何三舅是被报喜的锣鼓声惊醒的。他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房门,只见院中挤满了人,红绸从门楣一直垂到井台。云父亲手将“文魁”的匾额挂上中堂时,何三舅才恍若隔世地抓住云父的手:“姐夫,我真中了?”
“自然是真的。”云父笑着替他整理衣襟,“明日便要去吏部报到,往后就是朝廷命官了。”
喜宴摆了三天,韩子易送来的贺礼是一函《永乐大典》的抄本,扉页上用泥金写着“青云直上”。云青青抱着那函书册走过穿堂时,正看见韩子易在垂花门外与云绾绾说话。
“云姐姐的嫁衣,可是用苏绣的鸳鸯纹?”韩子易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目光却落在云青青身上。
云绾绾脸颊绯红,低头绞着帕子:“韩郎君莫要取笑,倒是青青的及笄礼,还望你能来。”
及笄礼定在端午前一日。云青青端坐在镜前,陈妈妈将一支赤金点翠簪插入她的发髻。镜中的少女眉目舒展,已不复当年的稚气。韩子易送来的及笄礼是一支玉搔头,簪头雕着并蒂莲,据说出自宫中造办处。
“青青长大了。”云母替她整理裙裾时,眼中泪光闪烁。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喧哗声,原来是韩子易亲自送来了及笄的醴酒。他穿着月白锦袍,腰间系着云青青绣的玉带,见她出来,竟有些怔忪。
“韩家哥哥。”云青青福身行礼,鬓边的珠花轻轻摇曳。
韩子易回过神,将醴酒递给她,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往后便是大人了,不可再像从前那般顽皮。”
及笄礼毕,云父便开始筹备云绾绾的婚事。郑记米行的少东家郑放亲自送来聘礼,十二抬嫁妆从街头排到巷尾。云青青帮着云绾绾整理嫁妆时,在箱底发现了一个紫檀木匣,里面是韩子易多年前送的琉璃镇纸。
“这镇纸,你还要带着?”云绾绾笑着接过,却见匣底刻着一行小字:“俟我于城隅”。
婚期定在中秋。云绾绾上花轿那日,云青青扶着云母站在门廊下,看着红绸花轿渐行渐远。韩子易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递过一方丝帕:“云姐姐嫁得良人,该替她高兴。”
“我知道。”云青青接过丝帕,却看见他袖中露出半卷画轴,正是当年寒山寺的桃林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