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湖上,总有些人改不了吃生米的性子。“
曾二叔祖摩挲着扳指上的龙纹,叹了口气。
顾娇知道老爷子的脾气,这扳指若不收下,怕是他真要派漕帮旧部一路护送她去北疆了。
更何况这年头,驿站路上的马匪、关隘口的强人比比皆是,她一个姑娘家独行,多份保障总是好的。
“娇丫头记着,“白沉突然上前,袖中寒光一闪,竟是抽出柄短刃来,“若遇歹人,只管往这三处招呼——“
他身形骤动,枯瘦的手腕却爆发出惊人力道,匕首在烛光下划出三道残影:
“第一式:黄沙迷眼!“——直取双目
“第二式:雪原断根!“——下撩裆部
“第三式:大漠封喉!“——横抹咽喉
顾娇看得目瞪口呆。
这哪是什么保命三招,分明是杀人技!
“记住了?“
白沉收刀入袖,又恢复成那个佝偻老仆的模样,“女子防身,不讲章法,只求活命。“
曾二叔祖拍拍她肩膀:“到了北疆,先去嘉峪关驿找锦鲤堂。若...“
老爷子突然哽住,别过脸去,“记得捎信...报平安...“
烛花“啪“地爆响,在老人浑浊的眼底映出两点水光。
曾二叔祖说着说着就叹了口气,这还没启程,他就已经开始牵肠挂肚了。
顾娇低眉垂眼,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
若不是顶着“罪臣外孙女“的名头,她又怎会甘愿离开这锦绣京城?
“曾二叔祖,等我在北疆安顿好了,就把您和白叔都接过去。“
她强撑笑意,眼中却闪过一丝黯然,“那边虽苦寒,却天高皇帝远。夏日里牧马放羊,冬日里围着火炉喝烈酒,倒也自在。“
曾二叔祖闻言,花白胡子抖了抖。
这丫头从前提起北疆就害怕,说什么“风沙割面““滴水成冰“,今日倒是学会苦中作乐了?
老爷子不忍拆穿,顺着她的话道:“好!到时候咱们去北疆,喝烧刀子,吃手把肉!“
一激动,连年轻时在边关学来的糙话都蹦了出来。
“还要学射雕!“
顾娇故作雀跃,“听说草原上的姑娘都能骑烈马、开硬弓呢!“
“那是自然!“
曾二叔祖拍案道,“老夫当年在宣府镇,还跟鞑靼人比试过摔跤!“
说着就要起身比划,被白沉急忙按住。
烛火摇曳间,三人刻意说笑着,却都心知肚明——此去北疆三千里路云和月,哪是那么容易就能重聚的?
窗外秋风卷着落叶拍打窗棂,仿佛在提醒他们,这京城,终究是待罪之身不宜久留之地。
接下来的日子,顾娇足不出户,整日忙着归置物件。
曾二叔祖每日天不亮就悄悄出门,回来时不是揣着一匣子金锞子,就是抱着几卷前朝字画。
有次甚至扛回来个紫檀木箱,里头整整齐齐码着田契房契。
这日晌午,刑部差役并户部清吏司的人联袂而至,带来两道旨意。
顾昭与林淑芬被发配至教坊司,从此沦为官妓,任人折辱。
而林淑芬之子顾海则被判流放辽东,永世不得返京。
至于年幼的顾安,因未满充军之龄,官府本想送回顾家,却被顾娇一口回绝。
最后衙役只得将他扔给林家。
可笑那林家因林宝柱被判七年流刑,早恨毒了林淑芬,转手就将这孩子丢进了慈幼局。
顾振国至今仍被关在锦衣卫诏狱——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顾娇的手笔。
“这等狼心狗肺之徒,一刀杀了反倒便宜他。“
顾娇把玩着曾二叔祖给的象牙腰牌,冷笑道,“就该让他尝尝,什么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她早让曾二叔祖散出消息,说顾家产业尽数握在顾振国手中。
如今诏狱里那些酷吏,怕是要把顾振国的骨头都榨出油来。
启程这日,天刚蒙蒙亮。
顾娇只带了个藤箱,腰间系着个粗布包袱。
她身上穿着灰扑扑的棉布衣裙,脚踩千层底布鞋,连发髻都梳得格外朴素——活脱脱个落魄商户女的模样。
“姑娘这头发...“白沉递来木梳时欲言又止。
顾娇抚过浓密如瀑的青丝,忽然想起现代那些昂贵的生发精华。
如今这具身子,倒是连桂花头油都省了。
她从妆奁里取出盒铅粉,对着铜镜细细涂抹,将娇艳的容颜掩成憔悴蜡黄。
镜中人渐渐变成个毫不起眼的平凡女子,唯有那双杏眼,仍亮得惊人。
“二叔祖安心,“顾娇抿嘴一笑,“宋烈既为宣府参将,断不会短了吃穿。“
这话倒非宽慰——边关将领虽不比京官富贵,但总归不会亏待了家眷。
曾二叔祖闻言,捋着胡须点头:“那宋家小子统领三关兵马,倒是个靠得住的。“
说着又从袖中摸出块青铜令牌,“这是老夫当年在九边时的旧物,你带着防身。“
顾娇接过令牌,只见上面阴刻着“宣大总兵府“几个篆字,边角已被摩挲得发亮。
她忽然想起,这位未婚夫原是父亲旧部之子,父亲获罪前曾说过,宋家世代将门,最是重诺。
“二叔祖放心,“她将令牌贴身收好,“此去宣府,我自有分寸。“
白沉忽然从怀中取出个锦囊:“姑娘带着这个。北地风沙大,这包雪蛤膏是当年辽东进贡的,最是养颜。“
晨光透过窗棂,在厅中洒下斑驳光影。
顾娇望着二老忙碌的身影,喉头突然发紧——此去边关,山高水长,再相见时......
“好了好了,再耽搁要误了时辰。“
曾二叔祖强作轻松地摆摆手,“记住,若那宋烈敢负你,老夫拼着这把老骨头......“
“知道啦!“
顾娇红着眼眶打断,将青布褡裢甩上肩头,“您老人家就等着我的平安信吧!“
**用过早膳,曾二叔祖与白沉雇了辆青篷马车,将顾娇送至通州码头。**
此时码头尚未有脚夫揽活,好在官船凭路引登船,顾娇行装简素,倒也不急着上船。
“娇丫头,路上当心,到了宣府记得捎信。“曾二叔祖握着顾娇的手再三叮嘱。
“孙女省得。“
“二叔祖,白叔,您二老务必保重。“
“放心,我们这把老骨头硬朗着呢!“曾二叔祖强笑道,“倒是你,宣府不比江南,若水土不服......“
话音未落,白沉已递上个锦囊:“老奴备了些藿香丸,姑娘若觉不适,含上一粒便好。“
曾二叔祖忽又板起脸:“那宋家小子若敢给你气受......“
虽说此事多半不会发生,但老爷子仍梗着脖子道:“他若敢待你不好,老夫立即派镖局接你回京!“
顾娇正要应声,忽听码头胥吏高声唱喝:
“北直隶官船即刻启程——持路引者速至三号闸口验看——“
闻听催促,曾二叔祖慌忙提起箱笼,白沉则撑开油纸伞为顾娇遮阳,三人匆匆往闸口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