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1 / 1)

春雪初霁,青雨镇的清晨被一种清冽的湿润唤醒。屋檐上的积雪化作晶莹的水滴,不疾不徐地敲打着青石板,发出“嘀嗒、嘀嗒”的脆响,如同大自然为小镇奏响的开学晨曲。空气里弥漫着雪水浸润泥土的清新,混合着尚未完全消散的年节烟火气,以及……家家户户灶台上升腾的、属于日常生活的烟火香。

桔梗和周梦燃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里面塞满了刚刚赶完、还带着橡皮擦屑和蜡笔印的作业),并肩走在通往镇中心小学的熟悉小径上。脚下的积雪被踩实,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两人眼下都带着淡淡的青影,是临开学前“冲刺”的勋章,但小脸被冷风一吹,红扑扑的,精神头十足。

周梦燃依旧穿着那件亮眼的黄色小棉袄,像一颗移动的小太阳,驱散着早春的寒意。她脚步轻快,叽叽喳喳地分享着最后补作业时的“惊险”:“桔梗你是不知道!我抄…哦不,是‘参考’你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心都快跳出来啦!生怕王老师看出来!不过管他呢,反正交上去了!”她大大咧咧地一挥手,仿佛甩掉了千斤重担,随即又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哎,你说,咱们除夕晚上敲鼓弹琴,算不算寒假‘特别活动’?老师会不会表扬我们?”

桔梗裹在素雅的米白色小棉服里,步伐稳稳当当。她听着周梦燃的“奇思妙想”,嘴角忍不住弯起。书包里那本还没做完的《趣味科学实验》依旧让她有点惦记,但此刻,走在熟悉的路上,听着伙伴像小鸟一样的声音,那点惦记也飞走了不少。她轻轻摇头,声音带着一丝小大人的认真:“别想啦。寒假作业……就是寒假作业。”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街道两旁,补充道,“不过,那天晚上……真的很好玩。”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书包带子上轻轻敲着,像是在复习除夕夜那几个清亮的鼓点。

青雨镇,这个被“茶魄琴心”两个小丫头意外点亮的小镇,春节的欢闹虽然过去,那份被“艺术过大年”唤醒的快乐,却像融化的雪水一样,悄悄渗进了小镇的日常里。

街道上褪色的戏台依旧在广场中央,虽然大红灯笼收起来了,但檐角新挂上的几串彩色风铃(大概是哪位手巧的爷爷奶奶做的),在晨风里叮叮当当响着,和“云栖茶坊”门口新换的、画着小茶壶图案的花布帘子互相打着招呼。街道两旁的摊位少了很多,但几家卖小玩意儿的小店好像更热闹了:竹编店门口摆出了更可爱的小篮子和小动物;卖瓷器的橱窗里,新烧的小茶杯小茶碗,颜色像雨后的晴天;就连那家老裁缝铺,也在窗户上贴了张纸,画着漂亮的盘扣样子,写着“可以给娃娃做漂亮扣子”。

空气里,油炸糕的香味淡了,飘来的是各家茶坊开门后暖暖的茶香。这香味也变得不一样了:老茶馆飘出的是浓浓的、暖暖的老茶味;新开的、墙上画着花花的小茶室飘出甜甜的花果茶香;而“云栖茶坊”后院那边,飘来一阵像刚摘下来的青豆子一样的鲜香——那是周梦燃和她妈妈又开始忙活今年的新茶了。这各种各样的茶香,成了小镇好闻的味道。

除了平常的自行车铃声、卖东西的吆喝声、邻居打招呼的声音,一些新的声音也加进来了:路过镇上的小活动室时,能听见里面有人咿咿呀呀地唱着戏,还有二胡吱吱扭扭的声音;街角新开的“小墨点”书画班,门开着,能听到毛笔在纸上沙沙走的声音,还有老爷爷轻轻说话。最让桔梗和周梦燃偷偷笑的是,路过教她们音乐的张老师家小院时,那扇熟悉的琴房窗户开着,里面飘出来的不只是钢琴声,还有几下低沉好听的古琴声——张老师也在玩新花样呢。

踏进镇中心小学那扇刷着蓝漆的铁门,一种熟悉又有点不一样的感觉涌了上来。

公告栏前面挤满了背着书包的小脑袋,叽叽喳喳的。桔梗和周梦燃好奇地挤过去一看,哇!是几张放大的彩色照片——正是她们在省城参加“小星星才艺展演”时拍的照片!旁边还贴着几张本地小报关于“青雨镇娃娃闹新春”的剪报,里面也有她们除夕夜在广场上表演(周梦燃跟着音乐蹦跶)的小小身影。标题很显眼:“我校‘茶魄琴心’闪亮省城舞台,为家乡添彩!”

“快看!是桔梗和周梦燃!”

“真的呀!她们上报纸啦!”

“听说她们过年还在广场上表演了?可惜我回姥姥家了没看到…”

周围同学们看过来的眼神,不再是平常那种“一起玩吧”的样子,而是多了惊讶、羡慕,还有点“她们好厉害”的感觉。那些小声的议论,清清楚楚地钻进耳朵里。

周梦燃的小胸脯立刻挺得高高的,亮黄色的小棉袄在一堆校服里特别扎眼,她一点儿也不害羞,大大方方地迎着大家的目光,还冲几个平时一起跳皮筋的小伙伴挥了挥小胖手,脸上写着“我们可棒了”。她凑到桔梗耳边,兴奋地小声说:“看见没?咱们现在可是‘学校小明星’啦!走路都轻飘飘的!”

桔梗却觉得脸上有点热乎乎的。她习惯性地想把小脑袋低下去,小手也悄悄攥紧了书包带。这种突然被好多人盯着看的感觉,让她有点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放。她轻轻拽了拽周梦燃的袖子,小声催促:“快走吧,要打上课铃了。”只想快点躲进自己教室那个靠窗的座位。

上课的时候,老师们看她们的眼神也多了点不一样。语文老师在讲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时,笑眯眯地看向桔梗:“桔梗同学喜欢弹古琴,是不是对古诗里这种好听的声音,感觉特别灵呀?”全班的小脑袋“唰”地一下都转向桔梗。桔梗只好站起来,小脸红得像苹果,细声细气地说她觉得古诗里流水的声音,有点像古琴滑动的音。老师笑着点点头,同学们发出一片“哇哦”的惊叹。

课间休息,周梦燃简直成了“孩子王”。她身边围满了好奇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燃燃!那个亮晶晶的鼓真的像水滴掉下来那么响吗?”

“去省城比赛怕不怕?下面人是不是超多?”

“听说你会帮妈妈弄茶叶?过年那个特别香的‘小鸟舌头’茶是你弄的吗?”(小朋友把“雀舌”听岔了)

周梦燃一点儿也不嫌烦,眉飞色舞地讲着,小手还比划着怎么敲空灵鼓,甚至从书包里(不知道啥时候塞进去的)掏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她当宝贝的几片“雾顶雀舌”干茶叶,让大家轮流闻闻、看看。她那份热热闹闹、啥都愿意分享的劲儿,让她一下子成了课间最受欢迎的人。

桔梗则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摊开一本带图画的音乐小册子,或者拿出那张画着弯弯曲曲符号的《茶山春早》草稿纸,小手指头在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圈圈。外面的热闹好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她偶尔抬起小脑袋,目光穿过叽叽喳喳的人群,落在那团被围着的、兴高采烈的亮黄色上,心里头会轻轻动一下——是替好朋友高兴,也有一点点说不清的、好像被落下一小步的感觉。

午休的时候,两人终于找到机会,溜到教学楼后面那片安静的小竹林边。初春的竹子还带着点冬天的硬朗,但枯黄的竹叶下面,已经有尖尖的小笋偷偷冒了头。

“呼!累坏我啦!”周梦燃一屁股坐在冰凉的石凳上,夸张地用手给自己扇风,“问题多得像星星!我嘴巴都说干啦!”

桔梗挨着她坐下,轻轻“嗯”了一声,小眼睛看着竹竿上那些正在慢慢化掉的小冰珠。

“桔梗?”周梦燃歪着头,立刻发现了小伙伴的安静,“你不开心吗?大家都喜欢我们多好呀!”

桔梗摇摇头,小手揪着一片有点卷边的竹叶:“没有不开心。就是…有点点不习惯。”她停了一下,像是在找合适的词儿,“感觉…像突然被好多好多小电筒照着?有点点…不知道怎么办。”她看着周梦燃,小眼神干净,带着一点点迷糊,“你好像…一点儿也不怕?”

周梦燃愣了一下,然后“噗嗤”一声笑了,用力地拍了拍桔梗的肩膀(拍得桔梗晃了一下):“哎呀!想那么多干嘛!有人喜欢听我们敲鼓弹琴,喜欢看我们玩,这不就是顶顶好的事嘛!就像我帮妈妈弄茶叶,香香的,有人喜欢买,我就高兴得蹦高高!管它什么电筒不电筒的!”她的道理简单得像块糖,却带着一股暖暖的劲儿。她凑到桔梗鼻子尖前,大眼睛亮得像星星,“别忘了咱们的《茶山春早》呀!那才是正经事!等茶山变得绿油油的,咱们就去!用咱们自己的声音,给春天唱首歌!”

桔梗看着周梦燃像小太阳一样没心没肺的笑容,听着她关于茶山和唱歌的傻乎乎的计划,心里头那点小小的迷糊和不自在,好像也被这热乎乎的光晒化了一点。她低下头,看了看自己摊开的小手掌,指头尖因为练琴磨出的小硬皮还在。是啊,不管别人怎么看,手指头碰到琴弦时那种又凉又滑的感觉,心里头想唱出来的那些调调,才是她最熟悉、最踏实的东西。

她抬起小脑袋,望向小竹林外面。远处,被最后一点白雪镶了银边的茶山,在天边画出一道温柔的弧线。春天正迈着小脚丫,吧嗒吧嗒地跑回来。学校里的热闹总会安静下来,而她和周梦燃,还有她们的小琴、她们亮晶晶的鼓、她们心里头还没唱完的那首歌,总会回到那片属于她们的、飘着茶香的山坡上,去把《茶山春早》唱响。这份小小的、坚定的期待,让她沉静的眼睛里,重新亮起了像星星一样专注又期待的光。

最新小说: 烽烟下的告白 吾妻多媚 目之所及全是你 重生换嫁:我靠偷听心声撩疯王爷 白月光死遁归来,病娇皇子哭红眼 九州亦无路 一星期恋爱 那么穆亦漾 错爱之殇 公主今日不翻牌,九个驸马打成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