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的九月,阳光依然炽热。雨纷拖着行李箱站在北理工校门口,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七年了,她终于以研究生的身份踏进这所梦寐以求的学府。
“同学,需要帮忙吗?“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热情地迎上来。
“谢谢,我在找梅园3号楼。“雨纷擦了擦汗,出示录取通知书。
“啊!你就是施雨纷学姐!“女生的眼睛突然亮起来,“我看过《人生自有安排》!我们文学社还讨论过你的作品!天啊,没想到你竟然来我们学校读研了!“
雨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电视剧的热播让她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但她现在更期待的是以学生身份开启新生活。
办理完入学手续,雨纷来到分配到的宿舍。四人间,上床下桌,和大学时差不多。室友们还没到,她选了靠窗的床位,开始整理行李。当那本蓝色笔记本被郑重地放在书桌上时,雨纷有种奇妙的感觉,仿佛时光倒流,她又回到了22岁。
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微信。看到发信人名字时,雨纷的手指僵住了——谭家华。
「听说你今天开学?我在BJ,刚开完会。有时间见一面吗?」
雨纷盯着这条消息看了足足一分钟。自从她决定考研,谭家华决定留在硅谷,两人之间的联系就渐渐变少了。最后一次通话是在三个月前,他生日那天,两人视频聊了半小时,客气得像普通朋友。
「好啊,我刚好收拾完了。」她最终回复道,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
「六点,学校东门那家咖啡馆?我记得你很喜欢那里。」
雨纷的心跳漏了一拍。他还记得。
下午五点五十,雨纷站在穿衣镜前反复调整着装。白色衬衫配牛仔裤,简单大方,既不像刻意打扮,又不会太随意。她深吸一口气,拎起背包出了门。
咖啡馆还是老样子,红砖外墙,落地窗,门口挂着风铃。推门进去时,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雨纷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的谭家华。
他变了,又好像没变。剪了更短的头发,穿着深灰色衬衫,比两年前看起来更成熟稳重。当他的目光越过咖啡杯与她相遇时,那双眼睛里的光芒依然让雨纷心头一颤。
“雨纷。“谭家华站起来,嘴角扬起熟悉的弧度,“你剪短发了。“
雨纷下意识摸了摸齐肩的头发:“嗯,方便打理。“她在对面坐下,两人之间隔着一张小小的木桌,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恭喜你考上研究生。“谭家华推过来一杯咖啡,“冰美式,加半分糖,我没记错吧?“
“谢谢,你还记得。“雨纷抿了一口,苦中带甜,恰到好处,“你在BJ出差?“
“嗯,实验室和清华有个合作项目,我回来两周。“谭家华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杯壁,“你...最近怎么样?“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小心翼翼的寒暄。雨纷讲了自己备考的经历,谭家华分享了硅谷工作的见闻。话题安全而疏远,就像两个久别重逢的老同学。
直到咖啡馆的灯光渐渐亮起,窗外的天色完全暗下来,谈话才慢慢深入。
“其实硅谷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谭家华突然说,声音低了下来,“竞争压力太大,文化差异也不小。有时候半夜醒来,都不知道自己在哪。“
雨纷惊讶地抬头。这是两年来他第一次向她展示脆弱。
“但你的事业发展得很好啊,上次不是说你的算法被大公司采用了吗?“
“技术上是成功的,但...“谭家华苦笑一下,“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个编码机器,没有生活,没有...你。“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雨纷握紧咖啡杯,不知如何回应。
“对不起,我不该说这些。“谭家华摇摇头,“你今天开学,应该说点开心的。对了,你的导师是谁?“
“陈默,你应该不认识,是我大学同学,现在在这里当副教授。“
谭家华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陈默?是不是那个金融工程班的学霸?戴眼镜,喜欢穿蓝色衬衫?“
“你认识他?“这次轮到雨纷惊讶了。
“去年在东京的学术会议上见过,他的一篇关于金融风险预测的论文引起了不小轰动。“谭家华顿了顿,“他...知道你和我...“
“知道。“雨纷坦然道,“整理资料时我提过你。“
气氛突然有些微妙。谭家华看了看表:“饿了吗?我知道附近新开了家云南菜...“
他们换了地方继续聊,从学术到文学,从BJ的变化到各自这两年的成长。奇怪的是,尽管这么久没见,他们之间的默契依然存在,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想说什么。
吃完饭已经快十一点,谭家华坚持送雨纷回宿舍。九月的BJ夜晚凉爽宜人,他们沿着校园小路慢慢走着,谁都不愿先说再见。
“家华,“雨纷突然停下脚步,“你后悔过吗?当初的选择。“
月光下,谭家华的侧脸线条格外清晰。他沉默了一会:“说不后悔是假的,但我知道那是当时我们必须各自走的路。“他转向雨纷,“你呢?如果重来一次...“
“我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雨纷轻声说,“我需要找回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你。“
这个“爱“字让两人都愣住了。两年来,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字眼,仿佛那是个危险的禁区。
谭家华的手机突然响起,打破了这一刻的魔力。他看了一眼,眉头皱起:“实验室的电话,我得接一下。“
雨纷点点头,趁他通话时平复自己的心情。刚才那句话是怎么脱口而出的?她明明决定今晚要保持距离的...
“出问题了。“谭家华挂断电话,脸色凝重,“我们和清华合作的那个项目遇到瓶颈,明天就是演示日,模型却突然崩溃了。“
“我能帮上什么忙吗?“雨纷下意识问。
谭家华摇摇头:“除非你懂深度学习模型优化...“他突然顿住,“等等,你导师是陈默对吧?他的金融预测模型和我们的项目有相似之处。你能联系到他吗?“
尽管已经快午夜,陈默还是答应立即来实验室看看。当三人聚在清华的实验室里时,气氛紧张而忙碌。
“问题出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陈默仔细检查代码后指出,“你们的模型对异常值太敏感,而现实数据往往充满噪声。“
雨纷站在一旁,看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和图表。突然,一个想法闪过她的脑海:“等等,这不像极了金融市场的波动吗?异常值就像黑天鹅事件...“
两个男人同时转头看她。
“说下去。“谭家华眼睛发亮。
雨纷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金融工程中,我们不会试图消除异常值,而是建立弹性机制,就像投资组合对冲风险...“她快速画出一个简化的模型,“你们可以借鉴这个思路,在模型里加入类似'保险'的模块...“
凌晨三点,当修改后的模型终于运行成功时,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谭家华不可思议地看着雨纷:“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些?“
“备考的时候。“雨纷揉了揉酸痛的肩膀,“金融工程和AI的交叉应用正是陈老师的研究方向。“
陈默微笑着补充:“雨纷有独特的跨领域思维,这是很多纯技术背景的研究者缺乏的。“
谭家华的目光在雨纷和陈默之间转了一圈,表情复杂:“看来你找到了很好的导师。“
送雨纷回学校的路上,谭家华异常沉默。直到校门口,他才突然开口:“雨纷,我有个决定要告诉你。“
雨纷的心猛地提了起来:“什么决定?“
“硅谷那边希望我再签三年合约,但...“他深吸一口气,“BJ一家AI实验室也向我抛出了橄榄枝,希望我回来带队。“
“你...怎么想?“雨纷屏住呼吸。
“今晚之前我还在犹豫。“谭家华望向远处的灯光,“但看到你在白板前讲解模型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我错过了多少。“
雨纷的心跳如鼓:“这是你的事业决定,不应该...“
“不只是因为你。“谭家华打断她,“这两年在硅谷,我虽然技术上有进步,但创造力反而在下降。就像你说的,我停止了成长。“他苦笑一下,“讽刺的是,我当初选择去硅谷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
校园里的钟声敲响了四下,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他们竟然聊了整整一夜。
“你需要休息了。“谭家华轻轻捏了捏雨纷的手,“明天...不,今天还有课吧?“
雨纷点点头,突然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你呢?“
“演示结束后我再联系你。“谭家华犹豫了一下,突然俯身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晚安,或者说早安。“
这个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让雨纷愣在原地。等她回过神来,谭家华已经转身离去,背影在晨光中拉得很长。
接下来的一周,雨纷忙于适应研究生生活,而谭家华则完成了在BJ的工作。他们偶尔发信息,但谁都没提那晚的事,也没谈谭家华的决定。
周五晚上,雨纷正在图书馆查资料,手机震动起来。
「能出来一下吗?我在图书馆门口。」谭家华的消息。
雨纷合上书本,心跳加速。推开图书馆大门,她看到谭家华站在台阶下,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演示很成功,清华决定继续合作。“他微笑着说,“而且...我做了决定。“
雨纷走下台阶,夜风吹起她的短发:“什么决定?“
谭家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递给她一个信封:“打开看看。“
雨纷疑惑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两张机票——BJ往返雷克雅未克,日期是明年一月。
“极光最好的季节。“谭家华轻声说,“六年前我答应带你去冰岛,现在我想兑现这个承诺。“
雨纷的眼泪瞬间涌出:“那你的工作...“
“我接受了BJ的offer。“谭家华向前一步,轻轻擦去她的泪水,“你说得对,人不能停止成长。而我的成长,需要这里,“他指了指地面,“也需要你。“
在图书馆温暖的灯光下,在九月的晚风中,雨纷终于靠进了那个暌违已久的怀抱。六年的分离,两地的思念,所有的曲折与等待,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
“欢迎回家。“她轻声说。
远处,北理工的主楼上,校徽在灯光中熠熠生辉。北纬39°54′,东经116°20′,这个坐标记录着无数人的青春与梦想。而今晚,它见证了两个曾经走散的灵魂,如何在这个初秋的夜晚,重新找到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