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回炉重造(1 / 1)

《人生自有安排》电视剧庆功宴上,香槟塔在灯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雨纷站在人群中,接受着一波又一波的祝贺。制片人王总搂着她的肩膀,向投资方介绍:“这就是我们的原著作者兼编剧顾问施雨纷,才女啊!“

“施老师,您下一部作品有构思了吗?我们星辰愿意提前签约!“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递上名片。

雨纷微笑着接过名片,胃里却泛起一阵空虚。电视剧播出后大火,她的微博粉丝突破百万,出版社争相邀约,但连续三个月,她的文档里只写了几个开头就全部删除了。

“谢谢,我还在构思中。“她礼貌地回应。

回到酒店房间,雨纷踢掉高跟鞋,瘫倒在床上。手机不断震动,是各种邀约和祝贺消息。她一条也没回,只是盯着天花板发呆。

“为什么会这样?“她喃喃自语。一年前,她还是那个在税务局偷偷写作的小公务员,文字里充满真实的痛苦和希望。现在,当她可以全职写作时,却找不到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了。

第二天,雨纷回到省城的公寓,决定好好整理一下堆积如山的资料和书籍。在收拾书架时,一本蓝色笔记本从缝隙中滑落,“啪“地掉在地上。

她弯腰捡起,翻开扉页,上面用清秀的字迹写着:《金融工程学笔记—施雨纷大四》。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这是她大学时最珍视的笔记本,记录了她对金融数学模型的所有理解和思考。

雨纷坐在地上,一页页翻看那些已经有些褪色的公式和图表。那时的她多么热爱这门学科啊,曾经立志要成为金融工程领域的专家。笔记本最后一页贴着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招生简章,那是她曾经的梦想学府。

手机铃声打断了她的回忆。是谭家华。

“我看到《人生自有安排》的收官数据了,太厉害了。“他的声音从大洋彼岸传来,背景音里有英语广播的声音——他已经在硅谷工作了半年。

“谢谢。“雨纷轻声说,手指仍摩挲着那本笔记。

“怎么了?听起来不太开心?“

雨纷沉默了一会,突然说:“家华,你还记得我大学时说过想考北理工的研究生吗?“

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当然记得。你怎么突然...“

“我找到了当年的笔记本。“雨纷的声音有些颤抖,“看着这些公式,我突然觉得...我好像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

谭家华听出了她话中的含义:“你想现在考研?“

“我不知道。“雨纷合上笔记本,“只是觉得现在的写作越来越空洞,也许因为我停止了成长。“

挂断电话后,雨纷鬼使神差地搜索了“北京理工大学金融工程考研“。当看到招生简章上“不限制年龄“几个字时,她的心跳加快了。

接下来的几天,考研的想法在雨纷脑海中挥之不去。她联系了大学时的导师,了解到金融工程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她偷偷下载了考研真题,试着做了几道题——虽然大部分已经不会,但那种思维的快感依然令她兴奋。

一周后,当星辰影视的王总再次提出高价签约她的新作时,雨纷做出了决定。

“王总,我想暂停写作一年。“她直视对方的眼睛,“我决定考研究生。“

王总的表情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你现在正是事业上升期!停下来一年,读者会忘记你,市场会变化...“

“我知道这很任性。“雨纷坚定地说,“但如果不这么做,我可能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了。“

离开星辰影视办公室,雨纷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她直接去了书店,买齐了考研全套资料。抱着厚重的《高等数学》和《金融学原理》走在街上,她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她当头一棒。翻开数学教材,那些曾经熟悉的公式现在如同天书;英语阅读理解里满是专业术语,看得她头晕目眩。更糟的是,距离考试只剩四个多月。

“我疯了吗?29岁了还考研?“深夜,雨纷对着满桌的资料自嘲。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微信:「听说你推掉了新书合同?你到底在想什么?」

雨纷没有回复。她知道父母永远不会理解——在他们眼中,女儿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还要折腾?

第二天,雨纷带着资料来到大学城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这里安静,而且离省图书馆很近。她点了一杯美式,开始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施雨纷?“

一个陌生的男声让她抬起头。面前站着一位穿深蓝色衬衫的男子,看起来有些面熟。

“真的是你!我是陈默,大学时金融工程班的,记得吗?“

记忆渐渐清晰——陈默,班上的学霸,现在应该是...

“你现在在北理工任教对吧?“雨纷想起来了,去年同学群里有人提过。

“对,副教授了。“陈默笑着坐下,“我看新闻了,《人生自有安排》很火啊。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

寒暄过后,陈默注意到她桌上的考研资料:“你这是...?“

雨纷的脸有些发热:“我想考北理工的金融工程研究生。“

陈默明显吃了一惊,但很快恢复平静:“为什么现在突然...?“

“不是突然。“雨纷轻声说,“是迟到了七年的决定。“

令她意外的是,陈默没有嘲笑她的异想天开,而是认真地问了她的复习计划,然后指出了几个问题。

“你的数学基础应该还在,但金融工程这几年发展很快,你需要补充这些领域的最新知识。“他在纸上写下一串书名,“另外,我建议你重点复习随机过程和金融计量,这两块是现在的考试重点。“

雨纷感激地记下所有建议。临走时,陈默递给她一张名片:“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对了...“他犹豫了一下,“如果你真的考上了,可以考虑申请我的研究方向。我一直很欣赏你的数学直觉。“

这句话给了雨纷莫大的鼓励。回到家,她重新制定了复习计划,每天严格按进度执行。早晨六点到八点背英语和政治,点到十二点复习数学;下午研究专业课,晚上做真题和错题整理。

日子变得简单而充实。渐渐地,那些数学公式重新变得亲切,金融术语也不再陌生。她在墙上贴了一张倒计时日历,每过一天就划掉一格。

十一月底,雨纷参加了考研模拟考试。成绩出来时,她的手抖得几乎拿不住手机——总分365,按照往年分数线,这个成绩足够进入复试了!

然而,命运似乎要考验她的决心。考前一周,雨纷在从图书馆回家的路上淋了雨,第二天开始发高烧。考试当天早上,体温计显示38.5度,头疼得像要裂开。

“别去了,明年再考吧。“母亲心疼地劝她。

雨纷摇摇头,吞下退烧药,硬撑着出了门。考场里,她不停地用湿巾擦着额头的冷汗,手指因为发烧而微微发抖。但当她翻开试卷,看到第一道熟悉的数学题时,世界突然安静下来。

三个小时的考试,她像是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题目一道接一道地解答,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那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自己。交卷铃响起时,雨纷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但心里却充满了久违的满足感。

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场时,雪已经下得很大了。雨纷站在雪地里,仰头让冰凉的雪花落在滚烫的脸上。无论结果如何,她已经尽力了,这感觉真好。

等待成绩的两个月里,雨纷重新开始写作。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她不再强迫自己写“应该写“的东西,而是记录下备考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意外的是,这些文字在公众号上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共鸣。

「29岁考研: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这篇文章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许多和她一样的“大龄考生“留言分享自己的故事。雨纷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真实的力量不在于题材多么宏大,而在于是否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

三月初的一个下午,雨纷正在修改新书大纲,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的BJ号码。

“您好,是施雨纷同学吗?这里是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恭喜您被我校金融工程学院录取了!正式通知会通过邮寄发送,请您注意查收...“

电话那头还在说着什么,但雨纷已经听不清了。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六年来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闪回——大学毕业时放弃保研选择工作的遗憾,金融公司里熬夜做模型的热情,被裁员后的自我怀疑,税务局里偷偷写作的忐忑,电视剧成功后的空虚...所有的曲折,原来都是为了把她带回最初的梦想。

挂断电话,雨纷第一个通知的不是父母,不是出版社,而是远在硅谷的谭家华。视频接通时,他那边正是凌晨。

“家华,我考上了!北理工金融工程!“她对着屏幕挥舞着拳头,像个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高中生。

谭家华睡眼惺忪的表情瞬间清醒:“真的?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能行!“他的喜悦透过屏幕传递过来,“什么时候开学?我看看能不能请假回去...“

“九月份。“雨纷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那边的工作...“

谭家华的笑容微微收敛:“实际上,我正准备告诉你...公司给了我长期工作签证,希望我至少再留三年。“

两人同时沉默了。雨纷早就知道这一刻会来,但当它真的到来时,胸口还是像被重重捶了一下。

“恭喜你。“她努力保持声音的平稳,“这是个好机会。“

“雨纷...“谭家华欲言又止,“我们...“

“我们需要好好谈谈。“雨纷接过他的话,“但不是现在。今天让我先享受这个好消息,好吗?“

挂断视频后,雨纷走到阳台上。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脸上,远处有新芽在枝头萌发。她想起《人生自有安排》里自己写的一句话: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不是为了孤独,而是为了在下一个路口,能以更完整的自己遇见对方。

录取通知书在一周后寄到。雨纷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北理工的校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拍下照片,发了一条朋友圈:“七年绕了一个圈,终于回到了起点。九月,BJ见。“

很快,点赞和评论如潮水般涌来。最让她意外的是母亲的一条留言:「女儿,妈妈为你骄傲。」简单七个字,却让雨纷泪流满面。

那天晚上,雨纷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北理工的校门口,背着书包,手里拿着那本蓝色笔记本。校园里人来人往,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却面带笑容。在梦中,她知道自己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着正确的事。

醒来时,晨光已经透过窗帘洒进来。雨纷伸手摸到床头的录取通知书,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生活也是。

最新小说: 大魏青瑶传 雏鸟蜕变 超兽武装之改写命运 叛逆娇妻是大佬 狐心人偶 掏空家产后,大小姐揣孕肚去随军 八零老太重生,脚踹伥鬼丈夫暴富 逆梦 穿越后,鬼怪们都喊我死神 拯救回来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