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1)

窗外响彻起了大片的蝉鸣,闷着几片要下不下的积雨云,空气里似乎也粘满了细细密密的水珠,让人腻味的死去活来。

B市的夏天和家乡的一点儿都不一样,言晏闷闷地戳着毛绒绒的笔袋,蔫搭搭的趴在桌子上。

是离开家乡的时候刘晓希送给她的离别礼物,两个小姑娘眼泪叭嚓的絮叨,以后要考到一个城市上大学,最好是有大海的地方,每天都去海边遛弯儿,说起来不知道小希中考发挥得怎么样,不如一会儿找个黑网吧去挂个QQ给她留言……

一股冰意从脖颈后面直窜天灵盖儿打断了她的回忆,回头就看到苏佳文按着一瓶茉莉清茶笑得没心没肺的脸。

“解放了解放了你还在教室里发什么呆啊,快醒醒!”

“走了走了约了李玫娜她们去吃冰,吃完我们去买专辑好不好?SJ梁静茹五月天,为了中考我已经看着爸妈的脸色忍半年了诶!”

言晏不能想象,如果没有苏佳文,她转学以来这段人生地不熟的日子该怎么过。

“你是X市来的啊,那你说句你们那边的话给我们听听看好不好啊!”

“你们那边是骑马上学吗?还是骑骆驼?住蒙古包吗?”

“但是你长得不像那边的人啊,他们不都是眼睛大大,头发卷卷小辫那种的~”

被各种好奇心严丝合缝包裹住的14岁少女,正在头疼于怎么不失礼貌地告诉每一颗围住她的小脑瓜——我们既不骑马,也不骑骆驼,也不住蒙古包。

苏佳文就是这一刻如天降神兵一样的扒拉开了这些好奇心——“人家一看就是汉族人!骑什么马,人家那边和咱们都一样!”“好了好了老师喊我要带她去领课本啊让一下啊朋友们。”

她应该很是感谢苏佳文的,在发现苏佳文笔记本上贴满的SHE贴纸之后,小小的感谢夹杂着寻找到同担的激动,两个人把自己买到的杂志明信片你来我往的分享过几轮之后,顺理成章变成了每天腻在一起的小姐妹。

一起坐地铁剪头发,去苏佳文家蹭饭,苏佳文妈妈给她带了亲戚种的新鲜水果,一起去逛77街,去王府井看电影,对着解不出的数学题大眼瞪小眼,她帮苏佳文编又长又无趣的作文,苏佳文帮她配平啰里啰嗦的化学方程式,每个月新出的杂志,她买《最小说》,苏佳文买《当代歌坛》,交换过来躲在课桌下偷偷摸摸地看。

她心里一直很感谢苏佳文,或者说是感激,在敏感又尴尬的青春期换了大环境,那些所有不熟悉的、未知的、让她感到些许自卑的新鲜事物,苏佳文都自然而然的演示几遍过后,再顺理成章地再交给她来做,表情自若到看不出一丝怜悯或不屑,就这么用女孩子之间细腻又熨帖的方式带她顺利融入进了大城市的生活,如果没有苏佳文,不行,人生不能没有苏佳文。

白色的玻璃杯中混着西瓜渣的刨冰沫儿眼瞅着就要见了底,苏佳文结了账准备出门打车,从炎热干燥的X市到B市,日历一翻进六月,言晏就会像被打蔫儿的叶子,次次出门不要五分钟,她就融化得比夏天的刨冰还快,汗珠一颗一颗的朝地上砸。苏佳文贴心地叫好了车才喊言晏出门,在出租车里的阵阵冷气中商讨接下来漫长又无所事事的暑假要怎么过,苏佳文很想邀她去欢乐谷或是看几场演出,只是言晏的假期总要回X市和父母一起住一段时间,维系一条名为“亲情”的纽带。

“你回家要住多久啊?”

“回来要给我带好吃的!”

“我要是能跟你一起回去玩儿就好了,等我们高中毕业的时候一起去你家玩好吗?”

她和苏佳文的中考志愿是复制粘贴的两份,言晏的语文和英语比苏佳文好,到了数学和化学又被苏佳文拉下十几二十分,几次模拟考下来,两个人的成绩大差不差,干脆决定再一起混个高中三年好了。

“但你8月之前会回来的吧?我们说好了一起看奥运开幕式哦~”

言晏看着眉飞色舞满脸期待的苏佳文,自己的眼睛也慢慢笑弯成一条桥。

她抓起苏佳文的手拍了拍:“约好了啦~家门口的奥运开幕式,我们当然要一起看啊~”。

从B市到家乡的距离是2200公里,火车一路向西,沿途风景从繁华慢慢转向荒凉,大段大段枯黄贫瘠的戈壁滩,一年到头也下不来几场雨,一阵大风袭过去就是漫天满脸的土,尤其是春天,三不五时刮起一场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大型沙尘暴,过敏性鼻炎和沙眼和这里的居民已经共生共融般熟悉。

就是这么一个平凡、普通、落后、干燥的西北小城,连B市五环外的指甲尖儿也比不上一点的小城。

言晏还是很喜欢这里。

准确地说,言晏大多数时候还是很喜欢这里。

大多数指代的是——父亲不在家的时候,言晏很喜欢这里。

站在门口翻找钥匙的瞬间,她已经听见门内父母的争吵,她停下来试图分清门内争吵的来源,似乎是因为某坛泡菜还是什么东西没有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处理,母亲的声音带了些委屈,她带了些急切的开门进去。

迎接她的是来自一道斜瞥过来冷漠的目光,和之后更为冷漠的摔门而出的巨大响动。

从小到大,她已经记不清楚这样的声音重复过多少回,即使已经非常熟悉,熟悉到闭着眼睛也可以分辨出这次摔打的是厨房的门,还是卫生间的门,她还是会被这样讨厌的声音吓到条件反射一个激灵。

母亲很快咽回嗓音中的那点委屈,堆起一些笑容来接过她手中的行李箱,从冰箱里拿出冰好的西瓜酸奶杏子凉皮,问她还想吃些什么。

她无法承担保护母亲的职责,她还太小,她也无从分辨这样的相处模式究竟是每个家庭都会司空见惯的存在,又或是只有她倒霉地摊上了这样的现状。

最重要的是,她甚至也无法保护自己。

一切让父亲感到不快的情绪,落在母亲身上,是摔门而出的冷暴力,而落在她身上,最终都会变成巴掌或皮带,有时候是鞋底和书,取决于他手边能抓到什么。她想也许这才是她被送去BJ和姥爷姥姥一起生活的根本原因——随着青春期的叛逆或不服气逐渐显露出来,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嗫嚅着说我错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的小女孩。然而父亲的脾气不会因为她的青春期有任何改变,再这么打下去,她可能真的会被打死。

但只要那个男人不出现在家里,言晏的日子还是能像普通又平凡的其他女孩儿一样过。

过最喜欢的家乡的夏天。

夜晚十点依旧不落山的太阳,小店门口滋滋冒油的烤肉,街巷里堆积如山的西瓜哈密瓜无花果摊,和发小们一起在冰淇淋店和啊呀呀里消磨掉白日漫长的时光,她还去风情街给苏佳文挑了一顶小花帽,后面嗦嗦啰啰的跟着一堆小辫子,她觉得苏佳文戴起来一定很搞笑又可爱。

返程的路一如既往地枯燥又漫长,她执意不要母亲去火车站接送,执手相看泪眼的场景只要想想就让她头皮发麻,家里长年累月冷暴力和暴力交替的气氛,热情又充沛的情绪在她身上很少外显,反正每年都要来回这么几次,闭着眼都能回B市了。

苏佳文倒是拉着自己的爸妈一起,在北京西站雀跃地等她下车,言晏把一包牛肉干递过去,苏佳文像小狗一样迅速扯开封口,一个脑袋埋在袋子里面咯吱咯吱起来,叔叔阿姨在一边笑着打趣自己的女儿。

偶尔这种时候会让她觉得自己要是生在苏家就好了,没准儿她跟苏佳文就是失散的姐妹也不一定。

8月的B市依旧是散不开的闷热和暑意,夏雨一场接一场,苏爸爸的单位为了奥运会做准备,忙得鸡飞狗跳,言晏和苏佳文打着没有暑假作业的名义光明正大的在城里到处瞎逛,时不时用蹩脚的三脚猫英语加肢体语言给来看奥运的外国友人指个路。彼时三环上的新卫视大楼还没建起来,东边的富力城也才刚刚开盘,QQ炫舞和劲舞团里热闹的飞起,一切的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后来不管过去多久,言晏都坚定地认为,那就是她人生里最好的时光。

最新小说: 将军请弯腰 我在唐朝开理发店 你是唯一不可替代 清冷美人的奇幻之旅 当太阳再次升起时 灵植师穿越荒年,带着全家炫肉吃 穿成替身女配,女主鱼塘被我炸了 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 扮演绿茶后,嫡女被禁欲男主狂宠 闪婚娇妻日日哭,禁欲凌总夜夜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