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药材(1 / 1)

家里又多了一张新的小床,一组新的晒架,几个新的簸箕。还有一张未完工的晒簟,是李氏编织的。

就连家门前的菜地都开垦了出来,也种上了她需要的红果和野山姜。

那野薄荷没重在菜地里,李氏说那东西随便哪里都能长,不用占着菜地。

好在今日一早就带着二禾叉了五六条肥鱼,孟家和杨家各分得一条,周家给分了两条,自家分了两条做了午食和夕食。

那鱼和鬼针草种子,她直接让大牛先送回家去,而后再跑一趟来帮忙。

叉的鱼已经死了,放久了不新鲜,趁早拿回去,是做午食还是夕食,都能赶得上。

周家分两条,是因为周家出力最多,去镇上找木匠打床可是得收银子的。

李氏手里还有些银钱,要付些银钱,但周叔不要,只说:“木材都是你们自家的,我只出些力,怎能要银钱?”

是以给了两条鱼,周叔也不好再推拒。

让虞秋没有想到的是,这鱼拿回村里,被人瞧见了。

没多久,村里十几户人家都知道了,去卫家帮忙还管两顿饭,回来给还给一条大肥鱼。

知道消息的第二天一早,卫家的茅草屋前,就来了不少人。

都是孩子,大的也就十二三岁,小的也有八九岁。

和二禾三丫差不多年纪。

李氏见状说不上高兴,因为她知道,多数是为了两顿饭来的。

罢了,多少都能帮上忙。

虞秋看着一帮孩子,也是有些无语凝噎。

好在没做的太明显,没把不能干活的孩子给送来。

七个孩子,分别是村里刘家、钱家和陈家的孩子,刘家的来了三个,另外两家各来了俩。

李氏和她说过,刘家的赵婆子爱占些小便宜,不太好说话,但是她家的儿媳妇都不错,只刘老头太过木纳,平日里就干干活,啥事都不爱管。

来都来了,自家虽然管饭,但也不是白管饭的。

所以虞秋就让二禾给他们分派活计,还悄悄的告诉他,跟那群孩子说,活干的不好可不管饭。

二禾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她,见她挥了挥手,才扬着压不住的嘴角,把一群孩子都召集了过来。

不是她小气计较,现在家家的吃食都金贵,这一下就来了七个半大的孩子,一顿得多少粮食?这么大的孩子,又真能指使他们干重活?

真心实意的来帮忙,她不会计较。

要是明摆着来蹭饭的,她也不会烂好心。

是与否不重要,且看活干的咋样吧。

今日周叔也来了,看着一群孩子,那张充满沟壑的脸上,也露出些许复杂的神色。

最终也只是摇了摇头,拿着工具,继续打床去了。

见孟平、谷子、大牛和三花还没来,她也没等着,跟周叔打了招呼,就背上背篓带三丫一起去了后山。

粮食快见底了,草药才开始晾晒,哪怕是最简单的炮制之法,也要经历除去残叶、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的几个步骤,天气好也需要三五天才能制成。

这几天里,粮食还得省着吃。

出门前她和李氏说了一声,今日她会带三丫抓些小鱼回来,粮食今日就别用了。

带背篓就是为了当鱼篓用的,大鱼抓不着,小鱼还是能抓一些的。

多抓一些,再挖一些野菜,把今日的饭食对付过去再说。

三丫负责挖野菜,她去叉鱼。

今日换了一处溪流,往上游去,下游那处的鱼被捕捉几回,都散开了,不太好抓。

叉了两条大鱼后,就地清理,再等着鱼的内脏把其它鱼引出来抢食,她趁机一背篓下去,倒真网了不少鱼上来。

把鱼倒在草丛里,又换一段,继续清理另一条鱼,同样的操作,再次有了不少收获。

大鱼没有,巴掌大的小鱼约有三、四十条。再加上两条大鱼,够今日的吃食了。

把三丫喝抓的鱼送回家,她又去了后山一趟,去摘了些异变后的大杨梅回来,当做饭后水果给孩子们吃,也算没亏待了来干活的孩子们。

到了屋后,远远的就瞧见,二禾有模有样的带着三个差不多大的孩子在编织簸箕,那些小些的反而在用石块挖着屋后的地。

还别说,还真让几个孩子开垦了一小片来。

只是还少了一个呢?

二禾抬头就看见大嫂,脸上挂着笑,喊了一声:“大嫂。”

几个孩子也跟着喊。

看大嫂眼神扫视着,大概也知道大嫂是在看什么,没等问就直接说了:“刘家阿奶的宝贝孙子,刘大宝,在前院哭呢。”

虞秋一愣,“咋回事?”

二禾撇了撇嘴,看了一圈干活的几个人,“说是没吃朝食,他奶奶告诉他来我们家有肉吃,结果没吃着,就一直哭到现在。”

其余几个来干活的孩子,都把头埋低了,蹲在那里,不敢抬头。

尤其是刘大宝的堂哥和妹妹,恨不得把头埋进地里。

虞秋知道了原由,就有意开口说道:“谁家有钱能请旁人吃得起肉啊?这事我们占理,不怕。”看着刘家另外两个来干活的孩子,那簸箕编的着实不错,倒也不好再多说。

“嗯,我知道的大嫂,我学会做晒架了,下午带他们一起做出来。大嫂快去休息,我们吃饭时就过去。”

“二禾真厉害,那等会喊你们吃饭。”

回到前院,没看见刘大宝,只看见李氏在做饭,周叔在树荫下刨木头。

孟平他们也都没来,估计是怕卫家的粮撑不住了。

“娘,三丫呢?”

“带刘大宝去割白茅草去了。”

李氏也有些没有办法,还是三丫给哄好的。

不然让孩子肿着眼回去,她还要再多嘴解释。

虞秋点了点头,心想,有人能管得住就行。

那刘大宝说是八岁,实际不过才六周岁,能干啥活啊?

“正好这灶能用了,今日用铁锅炖鱼吃。”李氏转了话题,手里也不闲着。

虞秋一听可以用铁锅炖鱼,心情都舒畅了。

可算是能吃上一口像样的了。

哦。

话说早了。

没油,没调料。铁锅炖的还是鱼汤,还没有陶罐炖的鲜香。

果然是她想的太美了些。

几个来干活的3娃子也是太久没吃上肉了,这铁锅的炖的鱼,每人分了一条,一个个的都恨不得把鱼刺都给咽下去,可是没有孟平那好牙口。

饭后一人抱个大杨梅,眯着眼睛蹲在墙根下,乖巧的啃着。

刘大宝都没有闹腾,看着倒也不惹人嫌。

吃了午食,她就开始炮制药材。

说是炮制,其实就是把金银花和枸杞晾晒。

旁的她也是用了最简单的方法,这样快一些。加上家中这几日人多,旁的方法也不好施展。

不同的药材,也需用不同的炮制方法,才能保留最多的药性。

她还指着这法子挣些银钱,被旁人瞧了去,总归是有些影响。

待日后寻了旁的营生,倒也就不用再避着旁人了。

最新小说: 将军请弯腰 我在唐朝开理发店 你是唯一不可替代 清冷美人的奇幻之旅 当太阳再次升起时 灵植师穿越荒年,带着全家炫肉吃 穿成替身女配,女主鱼塘被我炸了 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 扮演绿茶后,嫡女被禁欲男主狂宠 闪婚娇妻日日哭,禁欲凌总夜夜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