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100》108(1 / 1)

小姐:展信佳

昨天发了一条朋友圈,七月上要听《七月上》,每年这个时候听这首歌就像过节一样。发完动态以后合上了手机,不断有人和我互动。今日话题是:“你有多久不发朋友圈了?”有人说一个人的成熟或许就是从不发朋友圈开始的,很多人工作以后换上了沉稳的山水头像,只看不点赞不评论、还有些人建了一个工作号,一个私人号,什么样的都有。但更多的人设置了3天可见,有些人隐私发布以后公开,动态里不会出现,只有点进去才会看到。

我其实挺喜欢大家玩qq那个年代的,留言板你一句、我一句,大家在空间里装扮着自己的空间,发布着自己的心情心态,吃个冰淇淋的开心、作业太多的烦恼、朋友之间的误会……到了微信以后大家都更正式、更用心一些了。就像大家常说的“精装朋友圈,毛坯生活。”

对我而言朋友圈的意义是记录自己,了解到有些人最近怎么样。微信列表里百分之80的人是不常常聊天的,如果开启了仅聊天那么相当于一个可能再也不会联系的通讯录。我只会关闭三种人的朋友圈:1.朋友圈广告发的太多了,发一次两次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反而不会有人注意。2.就是一件事会发很多朋友圈,比如买了一个新手机,发了6条动态介绍他的新手机。3.还有我特别讨厌的人,讨厌的站在一定距离跟我说话就行,有事说事,朋友圈就不必了。不过这种很少。

不光发朋友圈的人少了,给朋友圈点赞的人也少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经过询问,有些人觉得朋友圈没什么好发,好记录的,有些觉得发了被人看到不太好。有些人觉得点赞,容易引起别人注意,还有些人怕共同好友在点赞评论区相遇尴尬。不过这些考虑都是对的,很多时候,一个“眼红”足以让人面目全非。

我有发动态的习惯,因为我热爱生活,喜欢记录,以后走了很远的路回头看看。我以前就是个动态大魔王,一天发十几条动态,那个时候肯定是因为觉得生活最有意思得时候,去哪喝酒,今天干了什么,遇见了什么高兴事,自己又有了什么感慨,就像这《情书100》,记录着我这个时期的所学所想。

小姐,我最后想说:我的朋友圈,我想怎么发就怎么发。我觉得应该点赞估计,应该评论交流,就不应该沉默。在意别人的同时,不要失去很多事情的本质。断亲、优化社交、独处,是符合快节奏的生活,有些时候我们更需要慢半拍。

2025.06.07

最新小说: 起风了,再见! 蝶十一 山川互敬等童话 一个少女的自我救赎 听的人乏味 今晚月明 鬼压床,压我的竟是赘婿男鬼 白日青夕 往旧 暗夜里永恒的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