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展信欢颜
今天又到周末了,各个平台“那尔那茜”的新闻冲上热搜,关于一个少数民族女明星高考不到200分上了上海戏剧学院以及定向委培多个事项,引发热议。具体新闻我没怎么看因为结果还正在调查。之所以这个人被推上风口浪尖是因为最近很火的一部剧叫做《长安的荔枝》最近街边的荔枝都被带火了,因为这件事这部剧流量都下降了。
我在想,大家怎么突然怎么这么关注、憎恨这种投机取巧的人。一部分是大家都很在意高考、学历晋升的公平性,另一部分是当前的升学就业都很难。其实清华、北大每年高考进去的人只有百分之40左右,更多的是国际生。我还真好好研究过如何学习成绩不好,进入到很好的学校,最好的方式就是出国留学荡一圈,专业术语叫做“洗学历”,出国待几年回来以后就可以优先与国内许多大学毕业生。我看到整个新闻并不觉得震惊,因为有太多东西跟财富一样属于继承制了。科学家的孩子成为科学、法官的孩子成为律师、院长的孩子成为医生,在我看来没有太大困难。本人曾有幸听说过,也只是听说过一些高干子女,对他们而言,上大学是没意义的,他们的父辈给他们创造的资源,是你参加10次高考满分都无法博取的机遇。这些无形财富继承一代又一代,既是人之常情更是人性,你要有某领域的优势也会倾向于自己的下一代。
很多人是有上进心的,之所以为什么很仇富、仇权,遇见不公平的事即使跟自己无关,也要愤愤不平的说几句。他们理解的公平更多的是完全的公平,没有忽略到别人的综合能力。打个比方,你是全市排球第一,让你去省里比赛排球很容易就籍籍无名了,即使你拿了省冠,没有人继续培养投资你,你也只能回到你的市里的冠军。一个市各种求各种赛,你一个排球主力冠军也只是其中而已。到后来,我觉得越来越多的新闻就像一阵风,包括中职数学学生获得全球第十二的新闻也被揭穿,大风小风刮过了就过了。重要的不是怎么参与、扮演什么的角色、最后怎么结果了,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看?
小姐,我觉得我是一个浪漫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我很侥幸的小聪明无力的去学习这个世界的许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