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暑气渐渐消散,京城的天空澄澈而高远。贾府的那场风波,也如一场暴风雨,渐渐平息,曾经的钟鸣鼎食之家,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繁华就像一场梦,早已化为过眼云烟。
芸香药铺却在这风雨中稳稳地立住了脚跟。药铺门口的铜葫芦幌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着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店铺里,伙计们忙忙碌碌,抓药、称药、包药,一切都井然有序。
贾芸手里拿着新的账本,满脸喜色地走进内堂,对着正在整理药材的芸香说道:“娘子,你瞧,平儿她们把药铺打理得井井有条,这生意比以前可红火多了!”
芸香放下手中的药材,接过账本,看着上面不断增长的数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她抬眼望向窗外,在后院的空地上,巧姐儿和探春的女儿正欢快地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
“这就好,经历了这么多,大家都不容易。”芸香轻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温柔与满足。
这时,平儿从外面走进来,福了一福,笑着说:“姑娘,这药铺能有如今的光景,多亏了您的谋划和帮助,我们这些人才能有个安身之所。”
芸香走上前去,拉住平儿的手,说道:“平儿姐姐,大家都是一起走过风雨的人,就别这么客气了。能帮到你们,我也很开心。”
平儿感激地点点头,眼里闪烁着泪花。她环顾着药铺,心中满是感慨。曾经在贾府,虽然风光无限,但也时刻提心吊胆。如今在这药铺里,虽然日子平淡,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安稳和踏实。
芸香送走平儿后,独自走到空间入口。她闭上眼睛,意识缓缓沉入空间之中。眼前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灵泉汩汩流淌,周围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在灵泉边,新立的石碑上,“善念所至,福泽绵长”这几个字越发清晰。
芸香看着石碑,心中思绪万千。这场贾府的风波,就像一场噩梦,但也让她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安稳生活。她和贾芸在这乱世中相互扶持,凭借着空间的灵泉和自己的智慧,不仅度过了难关,还收留了许多贾府的忠仆。这些人就像一颗颗种子,在药铺里生根发芽,让药铺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夫君,我有个想法。”芸香回到前堂,看着贾芸说道。
贾芸笑着问道:“娘子,你又有什么好主意了?说来听听。”
芸香眼神坚定地说:“我们把药铺后面的那块空地扩建成孤儿院吧,收留更多像巧姐儿这样的孩子。”
贾芸听了,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好啊!娘子,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这些孩子太可怜了,能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也是我们的福气。”
芸香看着贾芸支持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动。她知道,在这场风波中,他们不仅收获了安稳的生活,还让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
说干就干,贾芸和芸香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找工匠设计图纸,采购建筑材料,很快,孤儿院的建设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在建设的过程中,药铺里的众人也纷纷出力。平儿带着丫鬟们帮忙做饭、洗衣,照顾工匠们的生活起居;伙计们则帮忙搬运材料,打下手。大家齐心协力,都为了这个充满爱心的项目而努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孤儿院渐渐有了模样。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孩子们的笑声也越来越多,他们在这个新家里找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快乐。
然而,就在一切都看似顺利的时候,麻烦却找上门来了。
一天,几个衙役气势汹汹地来到药铺,为首的一个衙役大声说道:“你们这药铺私自扩建,可有官府的批文?”
贾芸和芸香心中一紧,他们确实没有来得及去办理批文。贾芸连忙上前解释道:“官爷,我们这是为了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做的是善事啊。”
衙役冷笑一声:“善事?没有批文就是违法。要么交罚款,要么把这扩建的部分拆了。”
芸香看着衙役贪婪的眼神,心中明白他们是想趁机敲诈。她灵机一动,说道:“官爷,我们这确实是疏忽了。这样吧,我们愿意拿出一些药材,给衙门里的兄弟们用,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衙役们听了,眼睛一亮。他们早就听说芸香药铺的药材都是上等的好货,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算你们识相。不过,这批文还是要尽快去办,否则,有你们好看的。”衙役说完,便带着药材得意洋洋地走了。
贾芸有些生气地说道:“娘子,这些人太过分了,明明是做善事,还要被他们刁难。”
芸香安慰道:“夫君,别气了。这世道就是这样,我们只能见招拆招。只要能让孩子们有个安稳的家,这点委屈算不了什么。”
经过这次风波,贾芸和芸香更加谨慎了。他们赶紧去办理了相关的批文,确保孤儿院能够合法地运营下去。
在众人的努力下,孤儿院终于正式开业了。那天,阳光明媚,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贾芸和芸香站在门口,迎接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善念所至,福泽绵长。”芸香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默念着这句话。她知道,在这步步为营的岁月里,他们用智慧和善意,在乱世中筑起了属于自己的安乐窝,也为更多人带来了希望。而未来的日子,虽然可能还会有风雨,但他们会携手同行,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