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寻找解脱者的心态(1 / 1)

我已经很认真的尝试去活着了。

这些年我已经十分努力了,可以说拼尽全力了。

但最后还是如此狼狈,判定为毫无价值。

历经坎坷的尽头只能看到悬崖。

一瞬间仿佛所有前路都堵死了。

……

我站在宿舍6楼的阳台上,打开没有纱窗的窗户,探头向下望去。

就这样头朝下一跃而起,便能得到永久的安宁吧……

我忍不住有些意动。

但考虑到就算有一瞬解脱的勇气,也无法确定。

掉下去之后,是否是头朝下的瞬间,

还是360度的转圈,没死成,落下一身残疾还得给家里人添麻烦。

就算回到寝室,将这件事说出来。

其他人也只会平白担忧,那个人也会无动于衷,或是觉得我只是在表演吧……

所以不管怎么做,一切都毫无意义。

能感觉到脸上和脖颈间传来的刺挠感。

那是23点还没睡,身体素质随着情绪低落而下降带来的证明。

湿疹又有些恶化了,是在提醒我注意身体吗。

……

你们是很好的室友,对我都很好。

好心指出我固执的一面,

让我改掉时常跟人说敬语的习惯。

让我不要把作为退伍军人过来的你,

还有其他比我看起来日常生活经验丰富的多的人,视作领导上级一般尊敬。

混熟的人,我总是那么话痨,给人添了很多麻烦。

比如你说,不要让我在别人说话时打断话。

这个缺点我从很早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了,也想要改新。

但直到现在还看不出来对方上句话是否说完,变成插话。

或是不受控制的,怕人家说完之后找不到接下的话题,没等大脑反应过来就接(插)话了。

常识尽量平常不说话,用眼神与手语代替,但又不被理解其意。

说话总是异想天开,有了好奇的问题自己不想去查,认为查了关于官方的专业术语解释也看不懂。

觉得问身旁的朋友更有效率。

得到答案就得到答案,得不到也无谓,反正不过几秒。

又总是不看氛围的插话,打扰了其他人在寝室玩游戏休息的时间。

我只是一边后悔着,争取下次做好。

又总是在关键时刻犯同样的错,只因为在当时现场没有想到。

而后就会被人称作死不悔改,认为我只是嘴硬,实际上没想改。

但真的是如此吗……

若真是如此,那为什么我还会如此后悔。

每次犯了同样的错,才反应过来吃了100个豆不嫌腥。

一边焦虑于为什么还没改正。

结果越是这样想,错误越是反复,也就越焦虑。

……

有人吐槽我像个在学习过程中的AI,还有人说我是人机。

最开始是兴趣画画和学习音乐,以及写作和日语。

但发现水平不够,没法从容驾驭。

也了解了社会工作有多难,不断的更新印象,为了能活下去。

为了避免放弃这些,所以只能一步步走向更高层。

这条路十分枯燥且无趣。

看着其他画师们一步步超过我,而我即使有了几年的长进依旧不够。

认为我的画不值六八百。

听到最多的[还不够][再接着练练吧]以及含蓄的[你的画风我不喜欢]。

原本是作为兴趣爱好前进,但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不愿意永久止步于此。

不满足于这点程度。

不愿意因为未来工作繁忙而放弃。

所以只能逼着自己继续前进,往商业赚钱的方向发展。

我的一生始终郁郁不得志。

其他人只是羡慕我多才多艺。

但实际上我身上背的包袱增加了几倍。

带来的掣肘也是如此明显……

在学校就算不练钢琴,只练小提琴。

为了避免影响人,还专门用的是不插电的电小提琴。

发出的声音震动,只需要关上门就没了。

结果这样也不行。

……

就像他们说的那样,「你小学,初中一直被霸凌,大一时被冷暴力,那你有没有想过问题出在你身上?」

是啊,全是我的错。

在那天晚上,我就已经意识到不对了。

……

当时他们只是在聊天儿,而我说话时,总是会忍不住带着一种认真探索的心理。

他们说霓虹人牙齿都排列的乱七八糟。

所以我忍不住便加入话题,说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我从一位霓虹up主介绍的视频里了解的,想要进行信息科普共享。

我将人家的话借用照搬过来回答,「原因是霓虹人比起外表,更多注重的是将这几千块钱用在美术,音乐等技艺培养上。」

室友表示「华夏不这样也能做到,所以就是他经济等方面不如华夏」

这点我不确定,所以不敢苟同。

但主要令我有点扎刺儿的是下一句。

「我们只是在闲聊这个话题,没有问,也不想知道原因。」

「结果你就擅自上来跟我说为什么○○○○了」

很多次都是这样的结果……

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我眼中闲聊的概念。

觉得能在闲聊中加入一些知识共享,进行科普更有意义。

不然难以在过多的闲聊中,看到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除了消耗很多时间,还能带来什么……抱歉,以我的牛角尖真的看不透。

说这句话还得给自己叠个加,只代表我个人看法。

跟人正常说话,中途总是没等超过20个字就被人伸手停住打断。

结果我养成了「说话前说「请让我先说完」」的不好的习惯。

……

「你们别管他了。」一直在帷幕中的那位室友回答。

平常存在感极低,因为其他室友都没有放帷幕,他直接放上深色的帷幕,将床从头到尾都覆盖住了。

没有多少沟通,甚至连他的名字我都没记住。

因为本来我就不擅长记名。

结果似乎也是当晚,我这天吃完饭19点多回来,大概8点开始拉琴。

小提琴就这点不好。

我也不想天天拉,我也想偶尔歇一天。

但之前已经歇一天了,连着歇两天,音准就得重找好多天。

如果一周没拉,那基本清零,得用上很久才能重新听出来音准了。

所以我不想,也得继续强制让自己一天中至少练上一个半小时,在苦中作乐。

结果他那边一直在放各种摇滚乐,声音开的老大。

随后又是男生女生的鬼哭狼嚎惨叫声。

我从他的寝室帷幕右边往里面看去,能看到他没带耳机。

我跟他说「能不能把声音小一点?」

他没有反应。

我又问他一次还没反应。

再后来再问他,他说「抱歉,刚才没听见。」

所以我以为他真的没听见,因为那个男女惨叫声真的很大,我以为他耳朵不太好使。

毕竟这样的人又不是没有。

于是我再说了一遍,「你的声音太大了,能小一点声吗?」

「比我的小提琴声都大了两三倍,怕影响到人。」

当时我真的是想着[怕我之前小提琴声开门都能引来人家对面的一声吼]

[能这么大堪称低音炮的声响,估计就算是关着门儿也能放出很远吧?]

而且都是一堆鬼哭狼嚎声,我怕隔壁寝的因此骂骂咧咧找上门,甚至跟他干起架来。

所以我才建议他小声一点,但他说「那你拿着琴去阳台拉去。」

他似乎是认为,我的想法是「觉得他的声音吵到我练琴了」

但实际上并不是,我只是想着自己的琴声都能引得之前有人吼。

那这个大了两三倍的声音,回头就得有人大吼找上来跟他打起来。

不想事态发生成那样,所以才劝一句小点声。

因为这件事被他误会了,所以我在想着解释说明「并不是怕他影响我拉琴」

因为都是同寝室的人互相理解,所以我选择包容其他人的任何声音。

在那之后他出去接了一盆水洗脚。

再问他,他在看微信。

我不想打扰,就再等一会儿。

然后看他在洗脚,等他开始刷抖音视频了。

我再轻轻用手指碰了一下他的腿,想跟他说这件事。

因为上午他在我和别人正常聊天的时候,说「你别管。」

那句话让我感到十分不安,担心是不是自己又在什么时候做错了什么事。

但我完全没想到是因为拉琴的事。

因为之前全寝所有人都在,我问过很多次,对你们有没有影响?

然后除了他之外,得到的一致回答是「在他们玩手机刷抖音的时候没事儿」

所以我才能放心拉的,他一句话都不说,又不表示不满。

今天在帷幕里看不到真容。

我怎么可能知道他的想法?

……

我碰了几下没有反应,以为他是沉迷在手机里,些微的反应根本注意不到。

于是又试着敲了敲他的膝盖骨。

但是还是没反应。

我以为是我力度太小,又敲了敲自己的,好像有反应。

等了一会儿,犹豫了一下。

然后我又连续用手指,拍了拍他的腿。

「你有完没完啊?」

他发出有些不耐烦的低吼。

「我就是要问一下你,你对我有什么不满,然后记下来去注意。」

我如此认真的说着,手里确实拿着纸笔,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我认为室友是共同相处的朋友,应该加深了解,互相担待。

「那你就8点之后别拉琴,要不去阳台去拉。」

但没想到得到的是这样一个答案。

我拿着纸笔,有些无力的瘫坐在一旁。

仿佛被抽干了力气,看着手中的白纸上写下这行字呆呆发愣。

音乐是展现一个人的自我,抒发感情的东西。

在我的视角里。我为了其他人做考虑,选择用使起来最不舒服,声音如此之小而不洪亮的电小提琴了。

本身就是一种对自我的压抑。

好不容易在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同意后,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容身之处。

却没想到在关键时刻,遇到如此巨大的转折。

过于意料之外。完全没有想到。

于是我开始变得像梵高一样抑郁。

先是用手攥拳去砸墙。

感受着疼痛与发麻感,体会活着的存在证明。

随后又是在寝室门右边的墙上反复撞头,撞上不下10次,试图让自己冷静一下。

反应过来这会引来其他人的注意,和「不必管他」。

同时又在这么做的同时,感叹为什么不出去找个没人的地方撞?

是在渴望他人关心吗?

(真是搞笑。)

我在心里自嘲。

这份感情令人一边悲伤抑郁着,一边在心里大笑出声。

用墙抵着头,想要自我放松一下。

于是按照当初散打所学,就这样缓缓身体向后侧下。

倒下的同时,注意将脖子微微向前仰,避免摔成脑震荡。

但这个举动惊动了其他人。

而我已经无暇顾及。

我只是径直倒在那里,不知为何而流的悲伤泪水自脸颊流落而下。

浸润了干涩的眼睛,火辣辣的刺痛。

如同路边的小石子儿一样,被人无视。

生来便毫无意义,无论多么努力,都得不到生存意义真正的认可。

只是存在于此,便会遭尽否定。

想要改变,也改不彻底的蠢货。

或许我已无可救药。

我完全没考虑到去阳台练习。

一来担心声音会传的更远,毕竟它是真空的,不是密闭的空间。

二来阳光昏暗,伤眼睛不说,还容易看不清谱,难以顺利练习。

无效率的一个半小时练习等于没练。

脑海中回想的是音乐系朋友的不可置信。

以及老师的话语。

「你都练两年多了才4级?根本没认真练吧?」

「你这进度太慢了,估计也就能4级了。」

我就这样叹恨于自身的弱小无能。

原本是用来放松之物,反过来变成了自己的掣肘,令自己在行进间寸步难行。

如同灌了铅的手脚加上了铁球锁链。

大脑没有反应过轴来。

只是单纯认为被否定了,却没有去想如何解围。

对于自己这种像霓虹人一样,一边鞠躬说抱歉,一边下次还干的复杂心理,

感到内心纠葛,自我厌恶与迷茫。

所以他回来后,我对他说:

「如果你对我有什么不满就扇我嘴巴子,然后揍我一顿吧。」

但其他人表示这就像我被他们霸凌了一样。

但实际上我没有那个意思,只是这是我唯一能想到,当前最好的解决方法了。

我就在一旁阳台佯装无事的继续写着日记。

感谢你们的劝告,明天要上课,所以确实应该早点儿回去上课。

不要管这事儿了,睡一觉就好了。

……但我不这么认为。

毕竟之前在b站无脑喷我的评论,我都能在乎上半个月起步。

哪怕现在心态变得更好了,钻牛角尖儿时刻是不可能一天就回复过来的。

所以这是我的方法。

通过写日记的放电现象释放出来。

我的情感生生死死。

只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没有人能真正感受到我在表达什么。

没有这样抑郁时刻和类似经历的人。

听到之后只会觉得莫名其妙,或者这个人很负面。

所以这才是文学形式真正的意义。

……

想再回去时打开寝室门,然后直奔桌子上的窗户[离开]。

因为那扇窗户也是没有纱窗的。

或许人并不想死,潜意识里还是想在人注目之下,被人劝阻吧……

在人间说想死的人,往往就是在死之前想要活下去,想要被拯救的意志。

但其他人看不懂。

反而可能认为他在装抑郁,想要引人注目,于是反应一般与阴阳怪气。

最后这个人真的走了。

……

那位寝室的室友,八成就算连我掉下去,连眉毛也不会皱上半分。

我死了,对他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影响。

不管干什么,活着还是死了,都是毫无价值。

我是如此渺小而不值。

但也发自内心的感谢他。

他让我知道,我猜对了。

从上午那句「你别管」,我感受到了危机感与直觉。

怀疑是和他关系不好了。

所以感谢他终于吐露心声,表示烦我。

因为如果我不打破砂锅问到底,

像这种一直忍最后爆发的情况,我也经历过。

所以我知道如果不这么做,

回头等到哪一天忍无可忍了,他会真正爆发出来。

从一个火药桶变成了核炸弹,最后连一点挽回的余地都留不得。

……

写到最后,我的心境平复了。

确实。

上午的课上完,中午我必须躺在床上休息。

因为原本为了避免晚上拉琴影响到人。

结果就是下午上课会很困,学习的效率低下。

要知道比起复习,还是在上课时能尽量吸取到更多的知识,更容易记住。

而完事儿之后,这些天因为演剧和码字的事,时间安排的有些浑浑噩噩。

所以之后应该重新打起精神。

像以前一样正常去图书馆下午自习了。

晚上回来吃个饭,往往就是19点多到20点了。

所以在我眼里他给出的目标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难于登天。

但没办法,去适应呗。

之前是他没说出来,所以在我的视角所有人都赞同了,我不知道。

但既然知道了,明天要是没有因为写作释放完了情绪,直接心大到忘了这件事。

那么通常8点回来的我,会自己想办法的。

最新小说: 来自青春的心跳 善质力 墨上花府 无限流:当疯批美人遇上神经病时 相思与明月 起风了,再见! 蝶十一 山川互敬等童话 一个少女的自我救赎 听的人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