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冠绝全国(1 / 1)

据说在洛阳有位平日里就对数字摆弄得很6的银行柜员,一日之间经手了七十多个人。

仅他这一天手续费,就赚得二两银子两千钱!

这可是许多农家一年都赚不到的数字!

冠绝全国的手速的这个人。

立刻就被很多地方的人知道。

据说有人问他窍门,他也只是抓着头笑了半天也说不出来啥。

追问的紧了才开口说:还是这阿拉伯数字好,对算学算账真的是太好用了。

此话一出,让所有人都向往了想学阿拉伯数字的心。

有些脑筋活络的人家,便都立刻领着自家孩子,去学馆上学认字去了。

考不考得上功名也不强求,就算考不上,只要读两年书,识了字,再去学了这外国字。

将来孩子就能进银行做活计。

这可比种地做买卖什么的要强多了!

而且还是国家都承认的!

其实倒也不完全是...这些百姓思维活络。

而是今年的银行开设数量,少了。

很多偏远地方,根本没有银行。

那些有银行的繁华大县城之类,就得派着手下前往周围各地赶场子收赋税。

可人全派出去之后,银行里就没工作的人了。

平常遇到个百姓想存钱取钱什么的,就连班业务的人都找不齐。

总之是让人头大不已。

银行数量需要增加,银行里的柜员自然也要大量需求。

所以无论是种地的百姓还是商户甚至官户人家,都起了如此心思。

百姓们想的是进去之后,能谋个赚钱的稳定饭碗。

官户人家则想着银行也是条间接的晋升路子。

没看到筹备银行刚开张那一批送去夜校学习的官家子弟,早就作为骨干力量,被朝廷派往各地筹建银行事宜。

短短半年功夫,这些人如今的身份水涨船高,虽说不像没有当官那样品级。

但在地方上的权利,其实反倒比一些七八品级的官员还要说得上话,钱也赚的不老少。

对于普通官宦人家的次子庶出子们,家族不可能有多余的资源投在他们身上的人来说。

无疑是条不亚于当官的路子了。

嬴封见这些上门求学的人络绎不绝,没完没了扰得啥事都干不了。

他最后实在没得办法,只好出了门,先去了趟银行,找到几个负责的人说了一下自己的新想法。

这些负责人如今正是忙的焦头烂额之际。

脚下生风与每个人都顾不上说完三句话那种。

但嬴封一来,他们再忙也得停下手。

毕竟是元老级顾问,很多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除了嬴封,谁都解决不了。

不过,听完之后,大家都对嬴封的想法特别赞同。

正好乘着又有一批新的统计数据要送入宫去。

大家便一同前往宫里去见女皇陛下了。

“开职业培训学校?这是什么学校?”

女皇陛下新鲜之余,并不明白其含义。

“若说学校,你的夜校听说也开了三期,这不是已有学校了么?”

嬴封笑道,

“此学校非彼学校。夜校主要负责基础的扫盲,但这职业培训学校,是培训专门人才的学校。”

女皇听得一愣一愣的。

“就拿眼下这银行来说,陛下您的命令也已经下达了,要尽快在大梁朝几十州近千县都要建立银行分点。

这需要的人很多,就算是科考出身的,怕是也不能一进去就能上手工作,对吧?”

女皇陛下点头。

旁边那几个银行官吏也在点头,这几个月光是能合格尽快上岗工作,已是让人头疼。

“所以这职业培训学校就很方便,大家都识字的情况下,统一的课本集中俗称学习三到四个月,哪怕不是科举出身,只需要识字...”

“出来之后,他们就能立刻胜任相应的工作,最多是岗位不同需要熟悉几天,但之后便可得心应手工作。”

嬴封用银行举例,就是希望能让陛下他们能迅速明白专门人才专门速成培养的意义。

“好!这个办法着实好!”

女皇听懂之后大赞不已。

“那就尽快将学校办起来吧,职业学校的建设事宜朕会派人即刻去办,嬴封你现在就开始准备授课书本,若还需要老师,银行诸位都要配合,大家可有意见?”

女皇现在已经吃到了银行的甜头,心里所想的,自然也是要尽快促成这事。

而且以官方名义,才算是名正言顺,更有说服力。

这也正是女皇不用嬴封再自己建校的出发点。

其实嬴封是很乐意当个甩手掌柜。

他自己工厂那边的事还经常顾不上,事情要是太多,人是真的干不过来。

不过,任务是下达下去了,却没法立刻就实行。

首先,税收事还没收尾,尚有许多事要算,银行人手现在根本抽不出来。

而且建造学校从选址到建好还需要一段时日。

嬴封这边,还要从头拟定从学校制度到入学课程学习进度等等细则,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

总之就是学校先修建,等到建好之后,人员也能抽调出来,规章制度也会有。

正好。

嬴封还有一件事要提前做好。

关于招生手册的问题。

学校建好、老师到位,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学生才行。

嬴封之前并未答应女皇陛下关于行公文到各处招生的想法。

官事是官事。

民事是民事。

一个学校而已,还达不到那样的高度。

而且嬴封还有个私心。

景鸾殿下本来就主张平民子弟相等官家子弟。

如果行公文,很有可能分配到各地的名额,就被豪族大户包揽,导致平民子弟求学无路的境况。

非嬴封想见。

想撼动豪族大门根基,只有大量增加平民子弟各种社会阶层上升渠道。

才是良策。

因此,嬴封回到家后,打开电脑系统,仔细查阅了各种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相关招生资料后。

拟定了一篇大约两三千字的详细说明。

但是在怎么宣传发布时,嬴封感到有些棘手。

大梁朝采用的普通办法,还是很老旧的那一套贴布告的方式。

在县衙大门口的院墙外头兼告示栏上,写一大张黑纸白字,然后一大群人围观。

最新小说: 纵横策之草根传奇 不负生 弱点情怀 茫城 明光长昼 象棋俗人 西海的故事 蜉蝣死梦 明末的王朴 梁人者说之二1996一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