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贴补家用(1 / 1)

连带着这几个贫穷坊区的百姓,随便弄带点吃食之类的小买卖售卖,都能贴补家用。

坊市越来越热闹,学子们的通行牌就越加金贵。

一时间长安城的年轻人,纷纷以能结识嬴氏夜校的学生为荣。

不仅那些官派子弟,就连普通的工厂员工,也开始渐渐收到旁人的交好示意。

事情发展下去好还是不好,嬴封一时间倒也说不清楚。

不过紧邻几个坊区一天比一天热闹,大家赚到的钱一天比一天多。

嬴封以自己很朴素的观点看,能让百姓生活的更好的事,大概不会是坏事。

学校的事每天按部就班,花不了嬴封多少精力。

因此,嬴封便乘着闲暇时间,找来王维,想让他帮自己管个分店。

“刻名章?你弄这个干嘛?想用自己刻个就好了。

实在没有,花点钱找个古玩字画店里的人,就行的。”

王维最近也不知道在忙什么,总之经常找不见。

嬴封偶尔问他,他就说景鸾公主交代的事,还没办好,其余就不肯多说。

“我就问你有没有空?你要是忙着公主殿下的事没空,这赚钱的活,我就交给旁人。”

嬴封并不在意,他手下可不止王维一个能信得过的。

“干干干!当然干啊!有钱赚的事,傻子才不干!没空挤时间就有空了。”

王维一心攒钱想赎姐姐,让他赚钱干啥都行。

“嗯你有时间就行,我要弄个小门面,专门帮人刻姓氏章,刻名章。”

嬴封说出自己的计划。

“不是,这玩意能赚到钱么?没人买啊!”

王维虽是读书人,却不买篆刻石头之类。

这都是有钱有闲人消遣玩的。

普通如他这样的读书人,最多就有一两个题字备用。

普通百姓更是没得。

“现在没人买,但以后就有人买了,而且还是人人都要买。你信不信。”

嬴封笑道。

“怎么说?”

王维想来想起都想不明白。

“银行的事你知道吧,朝廷现在正在加紧筹备银行建设,建好之日,便是我们这印章店开始赚钱之时。”

嬴封仔细给王维解释。

像支票这种东西,百姓一定会越用越方便。

无论谁难免都有出远门办事,或者有远方亲戚或者需要托人带东西的时候。

这支票既然人人能用,验证支票真伪的必备工具,姓名章,当然就要人手一个了。

这就是嬴封看中的商机。

淘宝系统里随便弄个刻章机,就能无限量产,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

就在这些学子们努力学习数字的同时。

京城里的大梁银行,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因为是在京城长安,而且还有统管全国的功能,所以选址地皮的规模,都建的比较大。

又为了便利性和亲民性,银行并未设在皇城内,而是在挨着西市建立。

意有方便天下百姓。

当然,正式建造的银行距离建好使用,尚需时日,但眼下白糖售卖等事宜却不好托太久。

女皇陛下便在挨着建筑工地的西市旁边,征用了几件房屋,当做临时银行驻点。

这首批银行分点,分别设在长安洛阳,还有两个州府所在地,当做试点。

并且在银行开业的当天,嬴封就被女皇喊去负责各项规则的详细实施。

忙里忙外忙了两天又将改良后的细则写成条文,嬴封才总算放了心。

银行一开始若没有打好底,将来行事肯定就会出问题。

嬴封既然把银行这种先进的事务引进大梁,他自然就要负起这份责任。

当然,不光是责任,他还看在钱的份上。

女皇陛下已经和嬴封商议过,白糖和银行的利润的百分之一,都会给嬴封,作为他献计策的奖赏。

听起来不多,但整个大梁国的体量如此,嬴封以后很可能就要过上睡觉都能收钱的富裕日子。

嬴封自然是拜谢皇恩。

别的不说,就只说自己自费开工厂这件事,陛下本就应该适当补偿。

“不行不行,你这样不行。必须要和客人预留的信息核对才行。”

嬴封制止了一位正坐在柜台前给人服务的银行员工。

这家伙竟然只是草草核对了一下,支票与银行预留的底章就要给来人取钱。

“你还要核对这个户主的支票名字支票号码等。否则若有失误,这些钱可都得你自己赔。”

嬴封纠正着。

吓得那个年轻的户部吏员反复看了三四遍支票才放心。

看来还是要制定出一条奖惩办法。

有遗漏失误就要各自承担损失,做的优秀就能有当月提成。

嬴封正想转身再把这两条规则完善,突然就听到隔着几间木栏隔开的窗口,有人在大呼小叫。

“这是我爹的支票,他前天刚过来存的!凭什么我现在取就不给!你这什么破银行!我要去找人告你们!”

那个穿着绸缎衣服脸色苍白的青年使劲挥舞着手里的支票纸。

嬴封走过去,询问柜台服务的吏员究竟怎么回事。

“这人的支票不连号,银行手则里说了,不连号不给取钱。”

这名吏员面对大吵大闹,丝毫不为所动。

“这支票是没问题的!印章手印一个不缺!你凭什么不给我取!”

那个白脸年轻人还在闹腾。

“来人!把他关旁边屋里,速去他家询问!”

嬴封指挥着几名差役道。

银行设立在西市,他这长安县尉自然是要让人看守在这,防止意外。

去打听情况的差役很快就回来了。

还把这年轻人的爹也带来了。

原来是这儿子偷扯了一张支票写了字盖了章就想过来取钱。

辛好银行的防备措施完善,才又免于一起失误。

经过这个活广告的事例之后。

银行里面的吏员自然是多了些防备心,工作起来更加谨慎。

百姓之间,也被这银行的各种防护措施震惊到了。

而且这还是以朝廷名义设立起来的。

一时间,无论是需要出门行商去外地汇钱的,或者是普通百姓想存钱赚点利息的,都挤进银行办理业务了。去银行的人多了,嬴封的那个印章店生意自然就火爆起来。

刻印章虽然价格不高,但胜在印刻方便人人都必须要有。

最新小说: 在跑路了吗 纵横策之草根传奇 不负生 弱点情怀 茫城 明光长昼 象棋俗人 西海的故事 蜉蝣死梦 明末的王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