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路上(1 / 1)

山外面还是山,蜿蜒中只延伸着一条最原始的泥巴和着鹅卵石碎块铺成的基耕路通往这个村子的终点—吕昀哲的家。可以勉强让车子到最近的小镇子

冬天的凌晨五点,昀哲妈妈张素芬早早的拉起了灶屋里的灯,独自徘徊在灶前灶后,靠着墙壁的一口大锅里煮着淳朴而无华的青食红苕猪食,中间那一口较小的锅里是她家人的早饭。两个锅硿里大柴块子熊熊燃烧,这样才不会频繁的加新柴。而且速度也快!因为农村嘛,吃完饭就要出去庄稼地里干农活,就没那么讲究了,而他们讲究的时候大部分是在有客人来的时候。白炽灯下暖色的光影是锅里飘出来的热气,还有那咕噜噜的沸腾的声音,听着都有肚饿的感觉。寒意抵不过经过一夜之后胃里空空的感觉。

吕畅泉......!吕畅泉......!起来吃饭了!听到没!张素芬大声的“吼”道!!!

嗯~......吵啥子嘛吵!音波从隔壁屋子里懒洋洋且不耐烦的传到灶屋,吕畅泉答道。

两哈起来嘛!饭冷哒了哈!一哈儿上课要迟到了哈!张素芬继续吼!搞快些!

吕昀哲已经收拾好了书包跟换洗的衣服,吕畅泉慢悠悠的从睡觉的屋子走到灶屋,在洗脸盆里潦草的洗了把脸,水溅到了水泥地面,刚好被张素芬看到......大声吼道,你看你嘛!洗个脸把地下弄得湿漉漉的!吕畅泉说:“清早八晨的,哪求那么多话?吃饭!”顺便问了问昀哲:“东西收拾好没?”早就弄好了,还等你问!吕昀哲答道。

褐色的天依稀可见几处星点在闪烁,张素芬拿着手电筒等昀哲到上屋拿着头盔背着书包送到田埂等着着他爸吕畅泉骑摩托车,送他去小镇上学校读书。昀哲对张素芬说:“妈,我走了哦!”张素芬:“好,到了学校认真读书,专心听讲,听老师的话!”吕昀哲:“嗯,我晓得了,妈,你回去洗碗嘛,慢慢的哈”。

天微微亮,星点若即若离,日转星移,太阳初升换了月亮的岗,爸爸扶着车头,儿子抱着爸爸。爸爸时不时的告诉儿子:“手冻就揣进我衣服兜里嘛,风大你就低着头躲在我身后,不要抬头,嗯~?”儿子却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态度:“好,晓得了!”偶尔经过树缝时,太阳的光影穿过树缝,在琥珀色的地面,犹如微风经过水面泛起的微波,一层一层,昀哲内心:“这个早晨不有温度了,哈哈”前几天刚刚下过雨的路面还残留着水坑,这段路最艰难的一截就在向华他们屋下这段上坡路,一场大雨冲走了用来减震的泥土,那些鹅暖石碎块裸露在外,爸爸为了坐的舒服些,也只能走大货车经过碾压的车辙坑,腿就试探性的在路面掂着,防止车子打滑。此时已经没有什么速度可言了,还不如不行来得快,即使爸爸时不时的扶正车子,还是会左右打滑,我干脆就自己下了车,在尾灯的旁边帮他推,油门轰得再大,只听见“嗡~......!”的声音,却不见车子往前走,儿子的汗水打湿了衣服,想要歇口气,看着爸爸那么努力,他却没开口,爸爸让昀哲在路边拿根棒刮掉轮子跟叶子板里的塞住的泥巴增大地面的摩擦,再次启动车子,儿子仍在后面推,爸爸转了车头,车子一点一点的挪到了上坡处稍微平缓的地方,如释重负重新出发,朝阳渐渐褪去了稚嫩的秀气,走上了村委会稍微宽点的两车道,邻居们都端起了热腾腾的早饭在院坝里享受着日光下的早饭。这么早就吃饭了啊?这父子俩跟邻居打招呼。邻居:送娃儿读书去了啊?都笑哈哈的说,嗯呢。蜿蜒且凹凸不平的公路躺着泛着金光的小水坑。爸爸扭来绕去的选那稍微干且平的路。在我看来,都一样。坑啊~、包的,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要想等政府改造升级柏油路,那比我学校的尖子班考上985还恼火!

农家炊烟寥寥升起,山林间迷雾环绕。一片白、一片绿、一辆车、一父子,一颗向前的心。绕过了几道弯、上了几次坡、下了几截坡。宋江河、一座桥、一片楼房、一座山就在眼下。昀哲开始忐忑不安、依依不舍,进了校门又要煎熬二十八天才能回家吃上妈妈做的饭菜、又要睡在那钢板床上挨冷受冻!又要吃着食堂的大杂脍!又要坐着冷板凳!

爸爸,你回去慢慢骑车,我去上课了哈~!喊妈赶场了就来接我出去吃肉!

你给老子好心的读书,一天就知道吃!

昀哲听后,委屈巴巴的走了,头也不回.....看了看时间七点五十,撇了撇嘴,就开始百米冲刺了!

爬了五层楼,跟太阳来了一场比赛,快要走到靠近篮球场的第二间教室门口,隐约听着教室有些热闹。眼睛扫了教室一圈儿—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坐好了,正要准备冲进去,突然来了一个急刹,心里一慌,哇靠~!老师来的这么早,要干嘛?考试成绩又拉低了他在办公室的地位?停在教室门口,气喘吁吁的大声地叫了声:“报~告!”老师用眼神上下打量了个遍......他也看了看时间......然后露出了邪魅的浅笑......

最新小说: 时针迹象 春过辽河滩 取柴记 华夏真相集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王朝重构 三剿李家冲 咸言稍叙 乱世茅山道 夜钓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