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淳转眼已经是博三的学生了。
“学长,我申请了出国交换的名额。”宛淳给谢锦泉发消息。
谢锦泉正在检测一家印刷企业排放的VOCs是否达标排放,收到李宛淳的消息,心里顿时一紧。
谢锦泉的指尖在VOCs检测仪上停顿了半秒。印刷车间轰鸣的机器声中,手机屏幕上的消息格外刺眼:「学长,我申请了出国交换的名额。」检测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苯系物浓度飙升至标准值的3.7倍。
“谢工,数据有问题?“企业环保负责人凑过来,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谢锦泉按下保存键,镜片后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仪器上:“废气处理塔活性炭至少三个月没换了吧?“他声音平静,却在记录本上多画了个红色三角标记——这是他和李宛淳之间的秘密符号,代表“需要立刻谈谈“。
也不知什么时候起,他们之间开始有了这些共同秘密,也许是从上次世界公园过后吧,宛淳也会经常来他家,他们的关系开始不一样了。
三小时后,环境监察支队的办公室里,谢锦泉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德国马普研究所主页出神。李宛淳的申请材料就压在键盘下,那张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微笑的照片边缘已经有些卷边。他第八次点开未回复的聊天窗口,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老谢!“同事王磊突然撞开门,“开发区那家化工厂又偷排了,支队长让咱俩现在过去。“
谢锦泉条件反射般抓起执法记录仪,却在起身时碰倒了咖啡杯。褐色的液体漫过李宛淳手写的便签:「如果通过就去德国一年,你说过那里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是世界顶级的」。
雨刮器在车窗上划出急促的扇形。王磊边开车边吐槽:“这破厂子每月都被投诉,每次查都说设备故障...“谢锦泉却盯着手机屏保——世界公园他和李宛淳的合影。
“你今天心不在焉啊。“王磊瞥了眼后视镜,“因为小李学妹要出国?“
排水管道的恶臭已经飘进车厢。谢锦泉没有回答,只是将执法记录仪的带子又紧了一格。三年前他硕士毕业选择基层执法时,李宛淳还是个硕士二年级学生,眨着眼睛说“学长穿制服比白大褂帅“。现在她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而他的世界依然围绕着排污口和检测数据打转。
化工厂的非法暗管藏在废弃仓库后墙,谢锦泉蹲在泥泞中采样时,手机震动了三次。当他终于摘掉橡胶手套查看时,聊天窗口已经被李宛淳的消息填满:
「不是临时决定的」
「导师说这次合作关系到博士课题」
「你上次说支持我所有决定的」
最后一条是二十分钟前:「你在生气吗?」
雨水顺着安全帽边缘滴进衣领。谢锦泉突然想起他们第一次争吵,是因为他连续刚上班加班错过她的硕士毕业答辩。当时李宛淳红着眼睛说:“你总把自己当成必须独自扛下所有的超级英雄。“
“老谢!过来看这个!“王磊的喊声打断回忆。暗管连接的应急池里,橙红色废液正泛着诡异泡沫。谢锦泉迅速拍照取证,却在取景框里看到池边几株枯死的蒲公英——李宛淳最喜欢的花。
回程的车上,他终于回复:「刚在执法。什么时候走?」发完又补了句:「需要帮你看申请材料吗?」
手机几乎立刻亮起来:「下月15号。材料已经交了...其实更想和你当面说」
谢锦泉望向窗外掠过的烟囱群。去年冬天,他为了监测雾霾源,李宛淳和他在这里蹲守整夜。当晨曦照亮她睫毛上的霜花时,他说过“你应该去见识更好的科研环境“。
污水处理厂的突发状况让谢锦泉直到深夜才回家。推开门时,餐桌上摆着已经凉透的麻婆豆腐——李宛淳唯一会做的菜。沙发上蜷着熟睡的女孩,笔记本电脑还亮着,屏幕上是汉堡大学的课程表。
谢锦泉轻手轻脚地取下她鼻梁上的眼镜。李宛淳却突然惊醒,抓住他的手腕:“取样服上有苯酚味,你又没穿防护内衬。“
“临时任务。“他试图抽手,却被抓得更紧。李宛淳的掌心有长期做实验留下的薄茧,此刻却烫得惊人。
“发烧了?“谢锦泉终于发现她异常潮红的脸颊。
“下午淋了雨...“话音未落,李宛淳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谢锦泉摸出体温枪——38.5℃。
医药箱里,退烧药和VOCs吸附剂杂乱地堆在一起。谢锦泉煮粥时,听见客厅传来李宛淳沙哑的声音:“今天环保局官微发的执法照片...你表情好凶。“
“那家厂子害下游三个村得了皮肤病。“他搅动着粥,想起下午取证时看到的患者照片。
李宛淳不知何时站在了厨房门口,裹着他的旧毛衣:“所以我更要去学更好的技术。“她的眼睛在发烧中亮得惊人,“等回来就能帮你开发更快的污染物检测方法。“
砂锅里的粥咕嘟作响。谢锦泉关火的动作顿了一下:“一年够学什么?“
“够我确定要不要留在那里读博士后。“李宛淳的声音很轻,却像滴进热油的冷水。
谢锦泉转身时碰倒了盐罐。他弯腰去捡,却看见李宛淳光脚踩在地砖上,十个脚趾都涂成了环保标志的绿色——这是她每次面临重大选择时的小习惯。
“脚凉。“他递过拖鞋,突然说,“我申请了去德国环保技术交流的名额。“
李宛淳的勺子掉进锅里:“什么时候?“
“上周。“谢锦泉擦掉她嘴角的粥渍,“六个月,可能会去汉堡大学参观。“
客厅里的笔记本电脑突然进入屏保模式,他们共同设计的空气质量监测模型在黑暗中缓缓旋转。李宛淳的眼泪砸在谢锦泉手背上:“你早知道了?所以提前...“
“我只是相信你会飞得比监测无人机还远。“谢锦泉摘下眼镜擦拭,露出只有在她面前才会展现的温柔眼角,“但总得有人确保你起飞时,地面的空气质量达标。“
窗外,凌晨的环卫车正驶过小区。李宛淳的额头抵在他肩上,发间有实验室常用的柠檬味消毒水气息。谢锦泉想起明天还要上交的执法报告,想起化工厂等待处罚的老板,想起自己抽屉里那本翻烂的德语词典。
在这个充满刺鼻化学试剂气味的夜晚,他们像两株根系纠缠的植物,在污染与净化的夹缝中找到了共同的生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