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晋国中军将魏舒给人的感觉,是比以前更加谦虚好学,更加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了。
这一次,魏舒便是听取了女宽和阎没两人的意见,把已经接受的女乐退给了行贿人,从而保证了魏戊办案的公正公平。
现在,又有一件值得魏舒不耻下问的事发生了。公元前514年,魏舒得报,说都城新绛的郊外出现了龙。
龙?在那个时代,龙到底是什么?是否真的有龙这种神话般的存在?
实在无法考究。
如果说是大蛇,那大蛇出现的机会应该是很多的。而且,关于蛇本来便是有史料记载的,蛇与龙应该不是同一种生物。
后来,楚国有个叶公个,特别喜欢龙。史料记载的就是叶公喜欢龙,而不是喜欢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其他的我们都能见到,能对应我们所熟悉的这些动物,但唯有龙是没见过的。
而且,十二生肖里有明确的蛇,所以,龙与蛇肯定不是同一种生物。
但龙肯定不是我们现在认知上的那种生物,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种九种生物的杂合物,是到了宋代时才有人描绘成这个样子的。
而且,关于龙,古人不但明确告诉我们有龙,而且龙分很多种,如青龙、应龙、黄龙、虺龙、虬龙、螭龙、蛟龙、火龙、蟠龙、云龙、望龙、行龙、鱼化龙、蜃龙、角龙等等。
这些龙,有的是依据龙的外在形象特殊而命名,有的是根据龙的成长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称呼,有的是依据龙的活动状态给予的称呼。
一句话,在远古时期,龙貌似是存在的。
因为许多关于龙的事,是记录在列国诸侯史册里的。我们知道,当时的史官有一个基本要求,那便是太史直笔。
为了直笔,史官连命都可以不要。晋国便出现过史官董狐直笔的故事,硬是将赵盾弑君给记了下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史官能够记录有龙出现,那这个龙一定是存在的。而且,能够让史官屈尊记录的事,一定是大事,或者是稀罕的事。
但是,春秋时期,貌似龙已经很稀缺了,因为记录龙的史料并不多。
郑国的史官记录过两次,一次是郑庄公死后,他的儿子争夺国君之位,在郑国都城的南门外出现过两条龙打架。
再就是公元前523年郑国发生洪灾,史官又记录了龙打架的事。
然后是这一次,龙出现在了晋国。都城新绛出现了龙。
反正春秋各国史料所记录关于龙的事,没多少次。物以稀为贵,所以这一次新绛发现了龙,史官记录了下来。
当时晋国的史官叫蔡墨,魏舒听说自己刚刚当上中军将,新绛便有龙出现,当然很高兴。当然,可以相信的是,当魏舒听说后再跑去看龙,估计龙已经远走他方了。
魏舒于是便去找蔡墨,两人大谈了一番关于新绛现龙的事,最后魏绛感叹道:“看来,虫类中龙是最聪明了,因为人类不能活捉他。”
蔡墨摇摇头道:“依下官看,不是龙聪明,而是现在的人类不聪明了。因为龙是曾经被活捉过的,古代还有专门负责养龙的豢龙氏、御龙氏家族哩。”
魏舒立马来了兴趣,道:“我也听说过这两个家族,但是对这两大家族的渊源都知之甚少,请太史赐教。”
蔡墨见魏舒这么虚心,也很高兴,自己头脑里那点货,干脆都搬出来吧。
蔡墨道:“以前,飂国国君飂叔安有一个后裔,因为喜欢龙,龙也喜欢到他家里去。他对龙的特性很了解,所以就掌握了喂养龙的技术。”
“帝舜知道后很高兴,专门任命他为驯养龙的官职,并且赐以董姓,以豢龙为氏,鬷川为封他,人称董父。这便是豢龙氏的渊源了。”
“到了夏王朝孔甲帝时,孔甲得到了两条龙。但那个时候已经没有豢龙氏了,孔甲一时居然找不到会养龙的人。”
“正着急呢,这时来了一个叫刘累的陶唐氏后裔,自称曾经向豢龙氏学习过驯养龙的技术。孔甲大喜,便将龙交给他养,并赐氏御龙,还把豕韦国封给了他,这便是御龙氏的渊源。”
“但是,刘累的养龙技术实在不怎么样,结果把孔甲的一条雌龙给养死了。刘累便瞒着孔甲,将死掉的龙制作成龙肉羹进献给孔甲。”
“孔甲吃后觉得这味道太好了,就命刘累再次制作。刘累哪里提供得出?他又不敢杀了那条雄龙,于是只好逃亡去了鲁县。如今,我们晋国的范氏就是他的后代。”
“哦,范氏来源于御龙氏啊?”魏舒非常感兴趣。
蔡墨解释道:“刘累源于陶唐氏,受赐御龙氏。至了他的后代刘树鸿起便有了唐杜氏,唐杜氏后裔杜隰叔本是大周王朝大夫,得罪了天子,就逃亡至我们晋国。”
“杜隰叔后来担任晋国士师一职,其后裔以士为氏,这便是士氏。因为士会封邑于随、范等邑,故又有了随氏和范氏。所以说,现在我们晋国中军佐范鞅大人,其祖上便是刘累。”
魏舒继续问道:“那为什么现在龙没有了呢?”
蔡墨叹了口气道:“那是因为历代管理龙的官员不尽职啊。天下事物都有其管理者,管理事物的官员应该勤勉履职,将其管理范围内的事物管好。”
“如果没管好,那事物自己便只好潜伏起来,抑郁不能成长。下官认为,现在龙正是潜伏了起来,因为现在已经没有管龙的官员了。”
魏舒奇道:“请太史讲详细些,怎么会废弃了管龙的官职呢?”
蔡墨道:“以前,有职掌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的官员,称五官。这五官是世袭的,继承其姓氏,封爵为公爵,享受神之祭祀,即五行之神,地位非常高贵。”
“五行之神被供奉于土地神庙和五谷神庙中,其中木官叫句芒,火官叫祝融,金官叫蓐收,水官叫玄冥,土官叫后土。”
“龙属水生,但水官被废弃了,所以龙便潜伏起来,从而很少被人看到,更没法被人活捉了。”
魏舒问道:“对了,现在土地庙和五谷庙里祭祀的五行之神,是属于哪一代帝王的五官?”
蔡墨回答道:“分别来自于三代帝王。一是少皞帝,任命叔重为句芒,负责五行中的金行;叔该为蓐收,负责五行中的木行;任命叔修和叔熙为玄冥,一起负责五行中的水行管理。这便是其中的三个五官。”
“二是颛顼帝,任命儿子犁为祝融,负责五行中的火行;三是共工任命儿子句龙为后土,负责五行中的土行。这便是其中的两个五官。加起来共是五官之神,享受五种祭祀。”
魏舒听后心悦诚服,对太史蔡墨之渊博知识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