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退居信都(1 / 1)

从饶阳城逃出来,众人骑着马沿着道路往东北方向逃。王朗的追兵一路在后面追杀他们,虽然一路上都很狼狈不堪,但好在众人都是有惊无险。

刘秀众人一路逃窜,王朗的追兵紧追不放。追随在刘秀身边的众人一直都像惊弓之鸟处在逃窜中,吃又吃不饱,睡又睡不好,天天都得提心吊胆。由于大家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知道能在哪里找到落脚地点,只能一路逃窜。好在这些人都对刘秀忠心不二,尽管条件苦,众人还是一心追随着刘秀。

刘秀众人逃到虖沱河,前去探路的人回来报告说:“将军,前面有一条河拦住去路,河面上找不到一只船,我们根本就过不去。”

众人心慌不已,如今后面又有追兵,前面又被河水阻挡过不去,为今之计只能背水一战,凶多吉少。

王霸听到心里也很慌乱,于是对刘秀说:“别慌将军,如今天气寒冷,说不定呆会河面结冰了就可以滑冰过河呢?你们先歇息歇息,我再去河边看看?”

刘秀便让王霸骑马先去河边看看,王霸走到河边看到河水流淌着,河面上真的一只船都看不到。心里暗道:“看来今天我们这些人是逃不了了。”

王霸回来不敢跟刘秀众人说实话,怕吓到众人。于是笑说:“将军,我刚才到河边看到河水已经结冰了,不用船就能过河。”

众人听到王霸的话都安心下来,刘秀便带着众人快速往河边逃窜。

等众人逃到河边,刚刚还流淌着的河水竟然真的结冰了。刘秀众人便顺着冰面滑向河对岸,王朗的人追到河边的时候,刘秀众人大部分都到达河对岸,只有少数人还没有过去。

等追兵想滑冰过河追杀刘秀众人,刚刚还结冰的河水突然就又解冻了,把王朗的人留在河边干着急。

一路逃到下博城西,来到一三岔路口,众人犹豫不决不知道往哪条路逃?

这时候,他们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端坐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闭目打坐。

刘秀众人看到老人一副道骨仙风的样子,觉得他和普通人不同。刘秀便勒住缰绳下马对着他行礼,说:“老人家,在下刘文叔有事打扰您?”

老人睁开眼睛看了看刘秀说:“刘将军果然与众不同,老道在此等待多时。将军你带着部下往南逃八十公里就到了信都,信都太守任光没有归顺王朗,一直据守信都等候将军众人。”

刘秀听到非常高兴,忙行礼说:“谢谢道长特意在此指引方向,文叔就此拜别,后会有期!”

刘秀众人顺着道长指引的方向策马而去,道长也起身走了。

追随着刘秀一路逃亡的人看到道长是特意在此等待刘秀,帮刘秀指引方向的,更加相信追随刘秀是正确的。

在昆阳的时候,面对王邑王寻的百万大军,突然天相异变火红的陨石掉落在王邑王寻的军营之中,烧死王邑王寻大半将士,让刘秀众人以少胜多打赢了王邑王寻。

此次逃难到无萎亭遇大风雪,刘秀得了风寒病,冯异的一碗豆粥就把刘秀的风寒治好了。还有他们被王朗的人追杀到河边,面对河水挡道又无船可渡,正当他们要绝望的时候,突然河水结成冰让他们踏在冰上逃过追兵。再就是在这荒芜之地,一个道骨仙风的老者有意守在路边给他们指引方向。

一次说是运气可信,可是在同样的人身上发生了多次奇迹,就不能用运气解释了。

信都太守任光原是宛城一小吏,宛城破岑彭归降刘演。有一个士兵看到任光衣服华丽,便想杀死任光把他的衣服占为己有。士兵怕杀任光会有血弄脏了衣服,便命令任光先把衣服脱下来,刚好跟随着刘演的刘赐路过看到。刘赐看到任光有长者风范,便出言阻止救下任光。

任光便带着随从跟在刘赐身边,后来立下功劳被刘玄封为偏将军。

昆阳大战,刘赐带着队伍紧急支援昆阳,任光当时和刘秀一起参加了昆阳大战,胜利后被刘玄加封为信都太守。

任光和刘秀一起并肩作战过,和刘秀是旧识。刘秀在昆阳大战时的表现得到很多同僚的赏识,任光便是其中一个。

王朗在邯郸称帝,河北很多人都投靠王朗。任光一直都站在刘秀这边,听说刘秀在邯郸被王朗的人追杀,便带着手下和王朗的人相抗衡,等待刘秀众人的到来。

刘秀众人一路急驰来到信都城下,此时城门紧闭。

刘秀对着守城的士兵说:“在下刘文叔特意来信都投奔任太守,麻烦军士放我们进城。”

守城的将领听说城下的人自称刘文叔,心喜。忙令身边的人去通知太守,他站在城墙上和刘秀说话:“刘将军,我们太守日盼夜盼总算把你盼来了。由于特殊时期,我等又没有见过将军,所以我们不敢放将军进城,多有怠慢还望将军见谅!”

守城将领谨慎行事,刘秀自然理解。好在追兵没有到,他们等待一会也无妨。

任光听闻守城士兵来报说刘秀已到信都城下,立马就赶过来。站在城墙上往下看,果真是刘秀。他立马命令士兵打开城门,自己带着所有的将士下城墙迎接刘秀众人。

任光看到刘秀虽然狼狈不堪,但是人还算健康,安全是最重要的。刘秀众人跟着任光进入信都城,任光派人领着刘秀众人先去沐浴更衣,然后安排一桌子好酒好菜招待他们。

酒醉饭饱,疲惫不堪的众人终于能够躺在舒适的地方睡个安稳觉。

话说王朗在邯郸称帝,周边各郡都向他称臣,唯有信都太守任光,渔阳太守彭宠和上谷太守耿况等少数人态度不算明确。

王朗想拉拢这些人,便分别派人去游说他们。王朗派和任光有点交情的当扶柳县廷掾带着檄文前往信都任光家里当说客,让任光归顺于王朗。

任光看到他变成王朗的人来游说自己,立马就让手下把他五花大绑押到街上游行示众,然后有意在闹市把他斩首示众。

任光的用意就是告诉信都所有人,他任光绝对不会归顺于王朗,有人想归顺王朗,下场就是他一样的。

任光把王朗的人斩首示众,便知道自己和王朗之间必有恶战。为了防范王朗的士兵来袭,任光在城墙上增派人守,日夜巡逻以防偷袭。

把王朗的说客斩首后,任光便把都尉李忠信都令万修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人喊到一起商议。

任光说:“我已经把王朗派来游说的人杀了,跟王朗誓不二立,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李忠和任光是生死相依的老友,立马就站起来说:“我李忠愿意和你共进退,生死相依。”

其他人也都站起来说:“我们都愿意追随大人,生死相依。”

任光看到众人一心,很满意。说:“既然大家都同一条心,那我们就一起死守信都等待刘将军的到来。”

任光说:“为了防止王朗派兵攻打我们信都,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每天十二时辰都得派兵轮流巡视以防被偷袭。”

任光把任务分派下去,全城军士处在备战状态中。任光交待守城墙的战士,一旦刘秀来到信都立马通知给他。

刘秀众人休息好后,第二天便和任光等人坐在议事厅商量如何应对王朗的兵来袭一事。

众人都知道单凭信都一郡的兵力是无法和王朗相抗衡,如今之计必须扩充兵力和周边郡县没有投诚王朗的人联合在一起。

任光说:“附近的城子路和力子都有些实力,但是他们都是些流寇,一旦遇到强敌就会保全他们自己的实力,和他们联手靠不住。”

刘秀觉得任光分析得很到位,盟友必须是靠谱的才行,要不然就会功亏一篑。

任光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可以在附近找一些奔命兵,外出攻击不服从我们的州县。我们可以先发告文给周边各地,如果不肯归降于我们,一旦被我们的人攻破,我们的士兵就会进城抢掠钱财。一些贪慕钱财的人知道后就会投奔我们,我们就容易招到大量的士兵。”

众人觉得他的主意不错,现在急需士兵,先把兵招进来,再慢慢地给他们立规矩。

刘秀把身边的人都分派出去招兵买马,如今他人呆在信都,王朗的人很快就会来攻打信都。扩充兵力是当务之急,没有兵是没办法打仗。

邓禹和刘秀商量,觉得应该把真定王刘扬拉进自己的战营。真定王刘扬身边有十万兵马,假如刘扬愿意跟自己结盟,和邯郸的王朗相抗衡也有胜算。

刘秀身边有一个叫刘植的人,他毛遂自荐愿意去真定探探真定王的心思。刘植说:“将军,我和真定王刘扬认识,有点交情,愿意替将军去真定游说他。”

刘秀本来想自己带几个人亲自去真定拜访真定王,但是冯异和邓禹觉得刘扬这个人有些奸滑,万一他真的投靠王朗,刘秀不就是自投罗网?所以他们觉得让刘植去更好点。

王朗称帝,老谋深算的真定王虽然表示愿意归顺于王朗,但是他还在观望之中。真定王手里号称拥有十万大军,虽然有些夸大其词,把真定王争取到自己这一方便有了跟王朗相抗衡的本钱。就算真定王不肯出兵帮自己打王朗,只要他保持中立不和自己做对就很好了。

刘植一个人来到真定,他以故交的身份去拜会了真定王。

真定王在会客厅接见了他,刘扬和刘植先闲聊了几句,闲话家常。刘扬问刘植:“伯先今日来真定拜会我,所为何事?”

刘植说:“我和王爷是故交,我也不跟王爷绕关子,今日伯先来见王爷是拜破虏将军所托。如今河北的局势,王爷了然于胸。不瞒王爷,我已经带着所有的人投靠破虏将军,不知王爷你心里是什么想法?”

刘扬听到说:“如今河北大多数人都臣服于王朗,我目前还没有下定决心,处在观望之中。”

刘植听到后说:“王爷你要三思而后行,目前王朗的势力是比破虏将军强,但是王朗这个人不过是个靠帮人算卦为生的卜人,靠诓人钱财营生,这种人没有信义,长久不了。破虏将军现在虽然只有少数人支持他,但是他为人坦荡,深得民心。我和王爷是旧识,又都是河北望族,所以我才特意来真定劝说王爷。王爷你眼光要放长远些,因为你的决策决定了你们真定王一族人的命运。”

真定王看了看刘植,说:“你为什么觉得王朗不如破虏将军?”

刘植说:“破虏将军来到河北就广施恩德于百姓,深得民心。而王朗自称帝之后,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就没有替老百姓考虑。有句古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再说,王朗攀龙附凤结交的人都是有权有财之人,人品德行可见一斑。和破虏将军根本就不能比?破虏将军性格随和,待人忠厚,我们这些人愿意归顺于他都是被他人格魅力所折服。”

刘扬思索了许久说:“我如果站在破虏将军这边,将军能给予我真定王府什么好处?”

刘植说:“只要王爷愿意和破虏将军结盟,我让将军亲自来拜会王爷,让将军亲自回复你。”

第二十九章和真定王结盟

刘植回信都把刘扬的心思告知刘秀,刘秀和邓禹冯异几个人商量好之后,留邓禹一些人在信都帮任光抵抗王朗的人。刘秀带着几个人日夜兼程往真定赶,到了真定立马就让人给真定王刘扬送去拜贴约见真定王。

王朗早就派人到真定游说真定王,真定王和自己的亲信商议后并没有给王朗的使者明确答复,他对王朗的使者说:“归顺的事情关系到我们真定王府整个家族,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得了的事情。我们需要一点时间来考虑,大人先回邯郸吧。等我们商议好了,自会派人通知你们。”

真定王刘扬老奸巨猾,他没有明确给王朗使者答复,让王朗的人也摸不透他心里的想法。

刘秀等人来到真定,真定王第一时间就得到通知。

真定王几兄弟坐在一起商量,是把刘秀众人绑起来送给王朗当投名状好,还是和刘秀众人见面了解一下他们来真定的目的和想法再做决定。

真定王的姐姐郭主是个聪慧的人,她觉得真定王应该先接见刘秀。

郭主说:“刘秀在昆阳主张死守昆阳抗击王邑王寻的百万大军,还能以少胜多大敗王邑王寻,说明他是个非常有胆识有主见的人。虽然他现在被王朗的人撵着四处逃亡,但是他身边依旧有许多人誓死追随着他,说明他有过人之处。王朗自称汉成帝之子,是真是假我们也难辨真伪?但是他没有称帝之前就是个靠算命营生的术士,和刘文叔根本就不是同类人物。依我所想,我们不如先见上一面和他们聊聊再做决定。”

郭主是真定王的姐姐,夫家也是真定的名门望族,深得真定王兄弟的敬畏。

几兄弟觉得姐姐的话有道理,如今天下局势不明朗,跟对明主才能让真定家族永盛不衰。

真定王收到刘秀的拜贴,给了他们回复。

第二天,刘秀众人如约前往真定王府。

真定王的管家亲自出来迎接刘秀众人,把他们领到议事厅,吩咐下人端茶送水便说:“各位请先喝茶吃糕点,王爷有点事情在处理,我去看一下王爷处理好了没有。”

等管家离开,冯异众人都看向刘秀,用眼神寻问刘秀。

刘秀端坐在议事厅悠闲地喝茶吃糕点,不慌不忙处之泰然。

众人便都坐在议事厅里喝茶谈笑风生。

真定王独霸一方,财力雄厚富可敌国。

单一个议事厅就建造得富丽堂皇,用来招待刘秀他们的餐具都是金子做成的。

管家并没有走远,一直在议事厅外窥视着刘秀众人的一举一动。

茶喝了一壶又一壶,众人都等得不耐烦了也没有看到真定王的人进来。

王霸和姚期性子急,忍不住问刘秀:“将军,你看真定王啥意思,把我们晾在议事厅也不接见我们,该不会早就和王朗勾结在一起了?”

刘秀说:“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如今已经在真定王的地盘上,如同放在砧板上的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真定王虽然没有立马来见我们,但是他能让管家好好招待我们就表示他现在还没有投靠王朗。我们不能自乱阵脚,把真定王推向王朗那边。”

王霸和姚期听到便没有再多话,和刘秀他们谈笑着。

管家看到刘秀的态度,便去回复真定王。说:“王爷,破虏将军真的很有大将风度,我们把他晾在议事厅里不理不睬。他一点都不气恼,坐在那里和部下谈笑风生。”

真定王众人慢悠悠地跟着管家进入议事厅,刘秀众人忙向他们行礼。

双方客套过后,真定王笑说:“刚才在后院处理一些家事,多有怠慢还望破虏将军见谅。”

刘秀笑说:“没关系,我等冒昧前来打扰王爷,王爷能忙里偷闲见我们,实属我等荣盛。”

真定王装作不知情问道:“将军不远千里来真定,不知道所为何事?”

刘秀看着真定王,真定王也看着刘秀。

良久,刘秀才说:“当今天下局势动荡,赤眉军已占领长安,我主更始皇帝在洛阳称帝后便命令我北渡黄河来到河北。初入河北一切都顺利只是令我等错不失手的事情发生了,邯郸的王朗自称汉成帝之子在邯郸自立为帝,使得我等北上真定,想和王爷结盟共同抵抗王朗政权。”

真定王见刘秀开门见山地把来真定的目的和盘托出,于是说:“王朗的人已经遍布河北各郡,就算我真定王府和将军联合在一起,恐怕也无法和王朗政权相抗衡?”

刘秀说:“王爷此言差矣,我们的人在信都广招兵士,我二姐夫在常山做为我们的后盾,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并没有归顺于王朗,如果王爷您愿意加入我们的话邯郸的王朗不足为惧。”

“此话当真?”

“文叔绝对不会欺瞒王爷。”

真定王爷沉思良久后说:“将军和王朗在河北较量,不管谁输谁赢对我们真定都没有影响,我为什么要把真定王府的命运押在将军你身上呢?”

刘秀身边的人听到便说:“我们要如何做?王爷才会和我们一条心?”

真定王听到才不紧不慢地说:“我姐姐郭主有一个女儿待字闺中,刚才我姐姐在议事厅外观察将军许久,觉得将军气宇轩昂,风度翩翩,想将女儿许配给将军为妻?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众人总算明白真定王的意图,都望着刘秀。

刘秀笑说:“王爷的美意文叔无法满足,不瞒王爷,在下已娶阴家小姐为妻。”

真定王一听刘秀不同意,立马变了脸色说:“既然将军没有诚意,那我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可谈,管家送客。”

众人眼见跟真定王的合作要谈崩了,立马就笑着打圆场说:“王爷,虽然将军已娶妻,但是男人三妻四妾乃平常之事。只要王爷愿意和我们联盟,郭家小姐的事情就好办了。”

“那我们就静待佳音。”真定王说完就走了。

真定王回到后院和姐姐说:“刘秀说他早就娶阴家小姐为妻,姐姐想让他当女婿的事情恐怕要落空。”

郭主说:“弟弟,姐姐观察了许久,觉得刘秀这个人非池中物,你们促成他和圣通结下百年之好,将来我们刘郭二家必定会飞黄腾达。”

“姐姐就如此肯定刘文叔?”

“弟弟你曾听说过南阳蔡少公所说的流言,说王莽倒台之后会被一个名叫刘秀的人取而代之。当年因为这一句流言,王莽杀尽天下名为刘秀的人。”

“姐姐的意思是刘文叔将来会当皇帝?”

郭主点了点头,说:“从他的相貌上看就不一样,如果他身边的人不相信流言,会誓死追随他?”

真定王听后不得不深思,虽然刘秀早已娶妻配不上自己的外甥女,但是刘秀真的能成为皇帝,就不得不好好谋划。

他成为天子,自己外甥女母仪天下,刘郭二家就成为皇亲国戚,那地位可比王爷高贵好多。

想到此,真定王说:“姐姐,刚才我看刘秀的意思并不想娶通儿为妻。”

郭主说:“刘秀是个聪明人,孰轻孰重,他会掂量不清?放心吧,他会带着人上门求娶通儿的。”

“那弟弟恭喜姐姐和通儿。”

“弟弟,有些事还得端着点才不会失了身份和体面,我女儿贵为郡主,自然不可委屈当妾。”

“扬弟明白,扬弟肯定不会委屈通儿,一切交给扬弟,保管让姐姐和通儿满意。”

“那我先回府和通儿商量,等着嫁女儿。”

冯异刘秀众人从真定王府出来回客栈,刘秀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有出来。

“怎么办呢?”众人把目光看向冯异,冯异说:“我不去说,将军和夫人的感情,你们不清楚我最清楚,我说不出口。”

姚期说:“假如你不去说服将军,我们和真定王结盟的事情就泡汤,一旦真定王和王朗勾搭在一起,河北就没有我们立足之地,将军就没有出头之日,我们也没有盼头。我们这些人之中,只有你能说服将军。”

冯异叹气,只能说:“我去试试。”

刘秀是个聪明人,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是在想娶与不娶郭主女儿的事情。

娶郭主女儿自己就能够得到真定王的支持,真定王的十万大军能够让他反敗为胜。

可是如果他娶郭主女儿为妻,他又如何对得起妻子阴丽华?

不娶郭主女儿,自己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不仅自己性命不保,所有跟在他身边的人都将性命不保,他又如何面对所有追随着他的人,如何面对刘氏家族所有的人。

冯异敲刘秀的门,刘秀把门打开看到冯异便明白,说:“你也觉得我应该迎娶郭主女儿为妻?”

冯异说:“将军你心里很清楚如今的局面,我知道将军与夫人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可是我也知道假如夫人在你身边,她也会力劝将军娶郭郡主为妻,因为只有将军活着,她才能看到希望。”

“如果我执意不娶郭郡主,是不是我太自私了?”

“将军,娶与不娶你自己做决策?不管将军做出什么决定,我们都誓死追随将军,绝不后悔。”冯异说完就走出房间回房。

姚期王霸见了忙跟进来,问:“将军是怎么说的?”

冯异说:“将军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如果此事只关系到他自己,他肯定不会答应娶郭主女儿。但是此事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生死,依我对将军的了解,估计将军会点头同意。”

听到冯异的话,众人悬着的心便都放下。

只要刘秀同意娶郭郡主,就能得到真定王的支持。有了真定王的十万大军,平定河北就指日可待。一旦在河北有了立足之地,更始帝也不足为惧。

他们这些人愿意追随着刘秀,就是认定他会成为天下之主。

既然将军要和真定王联姻,他们这些人肯定要替将军好好谋划谋划,风风光光地把郭郡主娶回来。

诚如冯异所说,刘秀思考了一夜之后,最终还是妥协了。

刘秀把众人喊到一起,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他们。

姚期说:“将军既然决定娶郭郡主,就得开心点才是。别绷着一张脸不情不愿的样子,我替将军打探好了,听说郭主女儿才十八岁,长得花容月貌,是真定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将军你可是好福气,娶的可是带着十万大军的美娇娘。”

刘秀听到笑说:“去你的,少在这里打趣我。”

看到刘秀笑了,众人的心松懈许多。

冯异说:“既然将军决定娶郭郡主,该有的礼节还是要到。”

刘秀说:“这些事情就交给你们去张罗,需要我怎么做就直说。”

王霸笑说:“将军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哄好郭郡主。”

“就是,将军把郭郡主哄高兴了,一切都有了。”

“瞧你们说的,好像我是个卖身的人。”

“将军得了便宜还卖乖,我倒是想卖身,可是人家郭主看不上我。”王霸开玩笑说。

“就你那模样,连我都看不上眼,更不用说郭主。”姚期笑说。

“咱又不靠长相吃饭。”

众人好久都没有这样轻松自在地开玩笑,这段时间不停地逃亡,连睡觉都睡不安稳,更不用说如此悠闲地躺在客栈里开玩笑。

最新小说: 饲养小猫指南 灯塔迷情 甄嬛传重生之陵容 不是我的森 扶我青云志 坊间谣 犹寻旧日春衫著 糊咖一身反骨,全靠给人添堵 满京权贵竞折腰?大小姐轻点宠! 无以念